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吉林市

吉林市

1936年伪满由永吉县析置,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置吉林市。


在吉林省中部、松花江中游。面积2.7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962 平方千米)。人口431.2万(市辖区179.5万)。辖昌邑、龙潭、船营、丰满4区和永吉县,代管桦甸、蛟河、舒兰、磐石4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船营区。吉林,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市”。据《吉林通志》:“国语(满语)吉林为沿,乌拉为江。”曾名鸡林、吉临、鸡陵、畿林等。因明、清期间曾在此造船,又称船厂。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筑城,十年移副都统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吉林市),十五年移宁古塔将军驻此,复移副都统治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市)。乾隆十二年(1747年)置吉林直隶厅,属宁古塔将军;乾隆二十二年改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光绪七年(1881年)改吉林厅为府。三十三年撤吉林将军,建置吉林省,省会吉林。1913年撤吉林府,改置吉林县。1914年属吉长道,为道治所。1929年废道直属吉林省。同期因省与县同名,改吉林县为永吉县,县治吉林。1936年析永吉县城区设吉林市,永吉县并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设吉林地区,随后改为永吉地区,地区署治迁官马山,后撤。1946年省会迁延吉。1948年省会回迁吉林市。1954年省会迁驻长春市。1958年将永吉、舒兰、磐石、桦甸、蛟河五县划归吉林市。1966年将五县划出设永吉专区(1968年改地区),永吉县迁治口前镇。1969年撤永吉地区,五县复归吉林市。1980年复置永吉地区,五县又属之。1983年永吉地区又撤,5县又划入。1988年桦甸县改市,1989年蛟河县改市,1992年舒兰县改市,1995年磐石县改市。吉林哈达岭以北东向贯境,松花江由南向北流经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52%,富动植物资源。特产人参、鹿茸。农产玉米、大豆、稻。松花湖产鱼。主要矿产有钼、镍、铁、金、铜、石灰石、煤、油页岩等。以染料、化肥、电石为主体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是国家大型石化基地,以及轻型汽车、碳素、铁合金、造纸、食品饮料等。市境丰满、白山、红石三大电站在东北占有重要地位。长图、哈吉、吉沈铁路,长吉高速公路,202、302国道经此。松花湖夏季可通航,有民用机场。有吉林师范学院、林学院等高等学校。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北山、龙潭山城、帽儿山墓地、阿什哈达摩崖等。松花江十里长堤,到冬季雾凇雪柳、玉树银花,有“四大奇观”之称。松花湖是省内著名游览区。


猜你喜欢

  • 断肠鸣

    比喻父母伤子之悲。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韵》: “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 参见:○断肠猿 【检索断肠鸣 ==>】 古籍全文检索:断肠鸣     全站站内检索:断肠鸣

  • 常播

    字文平,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蜀汉时任县主簿、功曹。县长被人诬告贪污,他出堂辩诬,受杖数千,体无完肤,终无异辞,直至真相大白。后举孝廉,任郪县长。年五十余卒。 【介绍】: 三国蜀蜀郡江原人,字文平。刘禅建兴中为县主簿功曹。县长朱游被诬论罪,播诣狱讼争,受

  • 刘隆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河瑞元年(309),封鲁王。次年,父临终前,委为尚书令,受遗诏辅政。与齐王刘裕、北海王刘乂并称“三王”,总强兵于内,为卫尉西昌王刘锐、宗正呼延攸等所忌。太子刘和即位后,性好猜忌,听信锐、攸谗言,遣攸等攻杀之。

  • 黄龙

    【生卒】:?—1633 【介绍】: 明辽东人。初以小校从军复锦州,积功至参将。崇祯三年又从复滦州,功第一。寻镇东江,充总兵官。耿仲明、孔有德叛,龙遣将抚定诸岛,并移驻旅顺。六年,明军败有德于登州,有德走旅顺,龙邀击之,大有斩获。有德引清兵来袭,龙战败,自刎死。 【

  • 鄂君启

    战国时楚国封君。名启。楚怀王时封于鄂(今湖北鄂州)。据出土鄂君启节铭文,他拥有许多舟车,行商往来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所过关卡,凭节可以免税。一说与鄂君子晳实为一人,启是名,子晳是字,“启”与“晳”字义相通。 【检索鄂君启 ==>】 古籍全文检索:鄂君启     全

  • 齐人狐援在此年或稍前陈辞(通称《狐援辞》)劝闵王。

    《吕氏春秋贵直》载狐援因说齐闵王不听而哭,其辞曰:“先出也,衣絺纻;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文中“狐援”,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引毕沅曰:“狐援,《齐策》作狐晅,《古今人表》作狐爰。奇猷按:援、晅古音皆隶元部,通假。爰、援古今字。

  • 爱延

    字季平,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初为县吏,桓帝时征为博士。历官魏郡太守、大鸿胪等。曾借言星象劝桓帝抑制宦官权力,不用,遂辞官还乡。灵帝时病卒。

  • 回马坡

    在湖北省远安县城西北罗汉谷中段。传三国蜀将关羽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入蜀遇吴回马处,故名。此处古为通往四川要道。东西长18千米,南北宽平均约10米,两旁绝壁如劈,危峰似倾,或苍藤悬挂,或老树横出,险峻异常。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斜坡上衍处建有碑亭,后毁,1

  • 刺幽王而有《隰桑》之作。

    诗见《诗经小雅》。《毛序》云:“《隰桑》,刺幽王也。小人在位,君子在野,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朱熹《诗集传》认为诗非刺诗,而是喜见君子之诗,但对于诗之作时却无新见。其后历代学者关于诗之主旨或从《毛序》,或从朱熹说,对诗之作时几乎不置一辞。此从旧说,附于幽

  • 王度

    建孙。太武帝初,为尚书。以军功封济阳公。率五千骑与叔孙建合击宋兖州刺史竺灵秀,获捷。后为开府,都督秦、泾、梁、益、雍五州诸军事,镇长安。卒。 【王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