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答鲁花赤”、“答鲁合臣”、“达鲁噶齐”。《元朝秘史》释为“镇守官”。蒙古汗国初始置,《元史·太祖纪》:“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管军民,掌印玺,行总辖监治之职,为众官属之长,掌实权。后于所征服的中原地区及中亚、西南亚、东欧等国家、地区、城镇均置此官监治。元朝建立后,虽近仿金宋,远法汉唐,定内外之官,仍保留了这一官职。在中央的各大司、寺、院、总管府及宝钞总库等重要官署;在地方的路、府、州、县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司均设此职。在军队的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等亦设此职,以监摄军务。在诸王位下以及皇室、各投下所属人匠总管府官衙亦设之。此职均须由蒙古人充任,参用少数门第高贵之色目人。世祖至元二年(1265)规定:“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永为定制”。至元五年(1268),又明令罢除诸路女真、契丹、汉人为达鲁花赤者,回回、畏兀、唐兀人仍旧。

猜你喜欢

  • 千秋台

    在今河北高邑县南。《方舆纪要》卷14高邑县:千秋台在“县南二里。稍西北有观星台,又有将台,皆高耸可登玩。李氏曰:三台冈阜相连,好事者为之名也”。

  • 淇水遗风

    借指清幽茂盛的竹林。《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笑曰: ‘那四字?’ 一个道是 ‘淇水遗风。’ ” 参见:○淇澳园 【检索淇水遗风 ==>】 古籍全文检索:淇水遗风     全站站内检索:淇水遗风

  • 裴庄伯

    字孝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能文,魏明帝时上《神龟颂》。受人赞誉。后为临淮王彧记室。闻兄病,还乡。兄死,亦病卒。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孝夏。裴敬宪弟。文笔与敬宪相亚。任城王元澄辟为行参军。临淮王元彧引为记室参军。闻兄疾,径归侍疾。葬敬宪于乡

  • 乐成人美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清叶廷琯《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今朱君以金陵名彦,作宰浙西,酷嗜收书,缥缃日富,与余无一日之雅,乃慨然乐成人美,不靳秘本,以付钞胥。” 述宾 喜欢成全人家的好事。[例]他见大家都赞同,也就顺水推舟,~。△多用于做好事、喜事。→成人之美

  • 夏曾祐生。

    曾祐(1863—1924)字穗生,又字穗卿、遂卿,号碎佛,别署别士,浙江杭州人。光绪十六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尝与严复等创办天津《国闻报》,提倡小说;又与梁启超往还,倡新学之诗。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而诗向无专集,今人赵慎修辑有《夏曾祐诗辑校》。

  • 忙忽惕

    即“忙兀”,为复数。见“忙兀”(880页)。

  • 潮境墟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二十里潮境圩。清光绪《广州府志》 卷69: 新宁县 (今台山市) 有 “潮境墟”。

  • 箭笴山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北苇子峪外。《辽史太祖纪》: 天赞二年 (923),“三月戊寅,军于箭笴山,讨叛奚胡损,获之,射以鬼箭”。又 《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 “黄崖山” 条下载: 茶盆山 “在县东北百里石门之北。峰高万仞,陵峦杳深。《旧志》 曰,即箭笴岭也”。 古山名。在今河

  • 兰亭秋树

    源见“冬青树”。表示对旧朝旧事的缅怀。清 归庄《读郑所南心史》诗:“井澳夜涛声惨咽,兰亭秋树色凋枯。” 【检索兰亭秋树 ==>】 古籍全文检索:兰亭秋树     全站站内检索:兰亭秋树

  • 王橐

    【生卒】:?—1161宋徽州婺源人。王炎父。事母极孝,事兄嫂甚恭,教兄子如己子。平生好为诗文,有遗稿《南窗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