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提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唐上元三年 (762) 改安宜县置,属楚州。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旧唐书地理志》 载: “肃宗上元三年建已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为宝应州,不久改宝应军。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置安宜府,二十年 (1283) 复改宝应
亦称“正对”。格律诗对仗的一种形式。指一联的上下两句中在相同的位置所使用的词语尽管所指非为一事,但它们属于同一事物类属,且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如“天”对“地”、“日”对“月”等。参见“六对”。
据《石隐山人自订年谱》。
【生卒】:?——1853 字槐卿。安徽石埭(今太平西北)人。道光进士,发江西为知县。历兴国、泰和、鄱阳。编渔户保甲,赈济水灾。政绩卓异。咸丰三年,率部增援南昌,击败太平军。转战鄱阳,城陷被杀。赠道员衔。 【生卒】:1816—1856 【介绍】: 清安徽石埭人,字子符,号槐卿
缕:线。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没有衣穿,极其穷困。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四三出:“大雪下身无寸缕,投古庙泪珠涟涟。” 主谓 缕,线。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没有衣穿,极其贫困。宋无名氏《张协状元》43出:“大雪下~,投古庙泪珠涟涟。”△用于社会生活衣食方面。→衣
【生卒】:1196—1262 【介绍】: 宋宣州宁国人,字毅夫,号履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第一。历官江东安抚留守、淮东总领、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理宗淳祐中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又于淳祐十一年、开庆元年两度入相。元兵渡江攻鄂州、广西及湖南等地,以论丁大全等误国,被
隋开皇三年(583)置常平仓于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设监管理之。唐改为太原仓。位处河阴仓与广通仓之间,为关东漕粮输转长安之中继站。 【检索太原仓 ==>】 古籍全文检索:太原仓 全站站内检索:太原仓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方舆纪要》卷25引《吴地记》云:慧山“古名华山,一名西神山, 又名斗龙山”。 即“惠山”。
又名犹家坝。即今贵州瓮安县北五十六里江界河村。民国《瓮安县志》卷4《村市》:城北有江界河团。地处瓮安河与乌江汇合处。因两水汇流清浊分明,故名。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于此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
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二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见“探头探脑”。叶辛《蹉跎岁月》:“集体户灶屋里灯火通明,引得湖边寨上一些细娃嫩崽,都在门前向里面~地张望,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