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置三司条例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以参知政事王安石、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讲求财计之利病,革除宿弊,更立新法,以开财利之源。三年,并归中书。
官署名。宋置,掌制定和颁布新法。《宋史·职官一·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划邦计,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熙宁二年置,熙宁三年,五月罢归中书省。”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置,以参知政事王安石、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讲求财计之利病,革除宿弊,更立新法,以开财利之源。三年,并归中书。
官署名。宋置,掌制定和颁布新法。《宋史·职官一·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划邦计,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熙宁二年置,熙宁三年,五月罢归中书省。”
西夏毅宗李谅祚年号。1053—1056年,凡4年。
【生卒】:?—1663明末清初辽东人。初为明总兵,顺治间,缚南明弘光帝降清,授镇江总兵,隶汉军镶黄旗,累官福建提督。康熙间攻厦门,被郑成功军击毙。谥襄武。
在广东省惠来县中偏西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11.5万。镇人民政府驻隆江村,人口2.6万。因龙江绕此经神泉入海,又有集市,故名龙江埠,又名万兴寨。后市集兴隆,并建有城墙,改称隆江城,别称芙蓉城。1949年设隆江区,1957年设隆江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1961年析置隆江
530—564 南朝陈临川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人,字仲远。为郡中豪族。侯景乱梁时,乡人周续以讨景为名聚合徒众。后众推周迪为主,迪倚敷族望,深求交结,遂渐有兵众。陈初,任宁州刺史。时原梁湘州刺史王琳据长江中游,新吴洞主余孝顷与琳党李孝钦等共围迪,乃助迪擒之。豫章太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北二十里。东汉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北。属雁门郡。东汉省。
【生卒】:?—1645 【介绍】: 清满洲镶红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太宗时由护军参领擢统领,列议政大臣。从攻明锦州、杏山。顺治二年,随多铎攻江南,卒于军。 【布善作品 ==>】
【生卒】:651—714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举明经第。累除雍州司马。宰相苏良嗣荐于武则天,历迁德、郑二州刺史,政尚清严,吏民尊畏。久视元年,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知纳言事。时张易之等宠横,安石数折辱之,廷臣目之真宰相。中宗神龙元年,罢相,俄迁中书令
汉书原文: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
①北周武帝时改齐乐县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今四川丹棱县。《元和志》 卷32洪雅县: “县西有洪雅川,以名县。” 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为丹棱县。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置,属嘉州。治所即今四川洪雅县。《元和志》 卷32洪雅县: “县西有洪雅川,以名县。” 大业间属眉山郡。唐武德元年 (618)为犍州治。贞观元年 (627) 州废,县属眉州。开元七年 (719) 为义州治。八年 (720)
1945年析阜新县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辽宁阜新市。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划归辽宁省。 在辽宁省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04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51.9平方千米)。人口193.1万(市辖区78.2万)。辖海州、太平、新邱、清河门、细河5区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