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闺怨原文和赏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的网友点评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guī yuàn
闺怨

guī zhōng shào fù bù zhī chóu, chūn rì níng zhuāng shàng cuì lóu.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hū jiàn mò tóu yáng liǔ sè, huǐ jiào fū xù mì fēng hóu.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注释

《闺怨》的诗词大意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然看见陌头杨柳色,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