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黄叔琳

黄叔琳

【生卒】:1672—175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昆圃,本歙县程氏,以父华蕃为舅氏黄尔悟后,姓黄,为大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历山东学政、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吏部侍郎、詹事、浙江巡抚等官。以文学政事,受知康、雍、乾三朝,有“北平黄先生”之称。著有《夏小正传注》、《史通训故补注》、《文心雕龙辑注》、《颜氏家训节钞》、《砚北杂录》等。


【黄叔琳作品 ==>】 

猜你喜欢

  • 瓜衍县

    春秋晋置。在今山西孝义市北。《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即此。 【检索瓜衍县 ==>】 古籍全文检索:瓜衍县     全站站内检索:瓜衍县

  • 川西道

    一称成绵道。清代四川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辖成都、龙安二府,绵、茂两直隶州,松潘、理番、懋功三直隶厅,相当今四川青川、梓潼、金堂以西,壤塘、金川、丹巴以东,小金、新津、简阳以北地区。 (1)又称成绵道、成绵龙茂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

  • 琴高坐赤鲤

    同“琴高乘鲤”。唐皮日休《投龙潭》诗:“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 河南部

    官署名。(1)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河南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下分设四科: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并置照磨、检校各一人,掌管文书出入等

  • 汪良臣

    1231—1281元朝将领。巩昌盐川镇(今甘肃漳县)人。蒙古汪古部人。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汪世显第四子。初从兄德臣出征,为裨将,以功晋便宜都总帅府参议。宪宗三年(1253),为元帅,率部屯田白水。八年,还巩昌,筹办军需,权便宜总帅府事,治桥梁,平道路,营舟车,水路无阻。世祖中统元年(1260),随军讨阿里不哥,于耀碑谷执杀阿蓝答儿,以功权便宜都总帅。次年,平火里,转同佥巩昌路便宜都总帅。败宋将昝万寿

  • 王昶

    【生卒】:1724—1806 【介绍】: 清江苏青浦人,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右侍郎。辞官后主讲娄东、敷文两书院。工诗古文辞,通经学,喜搜采金石,精于考证,时称通儒。有《春龙堂诗文集》、《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文传》、

  • 傈僳族对村寨的统称。指为一群血亲关系相近的人们共同体所居住的地方。解放前云南怒江等傈僳族地区在家族联合基础上形成的村寨组织。村寨名称往往以自然环境的特征、某种植物或人们的活动情况而定。规模大小不等,大的达百户,小的只有一二十户。每个村寨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其组成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以一个氏族内的一个大家族为单位组成;②由一个氏族内的两个或多个家族联合组成;③由数个不同氏族的家族混合组成,这种村寨实际上

  • 集萤收曜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李峤《上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书》:“俾夫集萤收曜,攀若华而翳景;射鲋堙流,溯扶津而饮液。”

  • 上骑都尉

    勋官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六转勋官,比正五品。宋朝为第七阶勋官,秩正五品。金朝置为第七阶勋官,正五品。元朝为第七阶勋官,正四品,只用于封赠。明朝为第七阶武勋,正四品,再考称职者授。勋官名,金朝置,勋级正五品授上骑都尉。见《金史·百官一》。

  •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明洪武九年 (1376) 改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杭州府 (今浙江杭州市)。洪武十四年 (1381),嘉兴、湖州二府自直隶来属,辖境遂当今除嵊泗县以外的浙江全省。清初改为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