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仙洞

三仙洞

在今新疆喀什市北、疏附县荒地乡北三十里库玛塔格山东坡、恰马河右岸悬崖上。为东汉至三国时的佛教遗迹。三洞均分前后二室,前室长宽各4米、高约2.5米,后室较小,约为前室之半。中间的洞窟仅后室正中尚存一石胎释迦牟尼坐像。西侧的洞窟空无一物。唯东侧的一窟保存有珍贵壁画和藻井。洞壁四周画有大小不同的佛像七十余幅。窟顶藻井为一莲花,四周各绘有高50厘米的坐佛。后室绘有一立佛画像,造型优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北伯什克然木河南岸的峭壁上。有洞窟三个,洞口均呈长方形,中间的洞口稍大,高2.25米,宽2米。三洞均分前后二室,前室长宽各4米,高约2.5米;后室较小,约为前室的一半。前后二室均为纵卷顶式。中间洞窟,因清代重修,壁画未能保存下来,仅后室正中尚存一石胎释迦牟尼坐像。西侧的石窟,空无一物,惟东侧的石窟保存有珍贵壁画和藻井。洞壁四周绘满大小不同的佛像,约70多幅。洞窟顶部藻井为一莲花,四周各绘有高50厘米的坐佛。内一坐佛,身披以方格形图案组成的袈裟,由宝蓝和赭石色相间绘成。这种服饰为早期壁画所仅有。后室绘有一立佛画像,上身袒露,下半身为绿、蓝、红三色相间的横纹所绘成,在佛教画像中颇为罕见。据初步考证,洞窟开凿年代在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下来的最古的一处洞窟,也是古代疏勒地区仅存的一处佛教遗迹,异常珍贵。


猜你喜欢

  • 巫山荐枕

    同“巫山云雨”。南朝 梁萧绎《送西归内人》诗:“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

  • 宫前

    集镇名。在浙江省缙云县东南。属壶镇。人口 2720。 地处南宫山前得名。村依残丘呈三角形。产茶叶、元胡、蚕茧、柑橘。有烟花爆竹、镰刀等厂。公路通县城。村西北有景云寺,俗称南宫寺。

  • 独贵龙

    又作多归轮。蒙古语,意为圆圈。清咸丰以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蒙古族人民反对官府和王公压迫的组织形式。因群众开会坐成圆圈,向官府发出的请愿书上有环形签名,故名。咸丰八年(1858)由乌审旗贫苦牧民丕勒杰朱勒杰尔嘎拉等始创,嗣后各地多采用。由小规模自发和分散的、以反

  • 浯屿寨

    明洪武初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金门岛西南金门旧城。外扼大、小担二屿之险,内绝海门、月港,为泉郡咽喉。明成化中或言孤岛无援,迁入厦门内港。 明洪武时置,在今福建省金门县金门岛上。

  • 甄法崇

    南朝宋人,祖籍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县)。宋初为江陵令,执法严明,县境安定。时南平缪士通已故,江陵县人宋雅欠其米千余石,法崇为催令归还。 【介绍】: 南朝宋中山人,武帝永初中为江陵令。为官严整,县境肃然。 【甄法崇作品 ==>】 

  • 李弥大

    【生卒】:1080—1140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矩,号无碍居士。李撰子。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使辽,还,建议促辽金相攻。金兵入侵,与李纲议不合,罢去。旋除刑部尚书,高宗建炎元年知淮宁府,因杜用等叛,坐贬秩。高宗至杭州,命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侍读

  • 守瞭兵

    明代边防于墩台戍守瞭望之兵。坐事谪发者不许充任。 【检索守瞭兵 ==>】 古籍全文检索:守瞭兵     全站站内检索:守瞭兵

  • 野狐城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寰宇记》 卷67易县: 古野狐城 “在县东三十里。耆老云: 昔有狐于九荆岭食五粒松子后得仙,谓之飞狐。其狐尝来此城,时人呼为野狐城”。

  • 赵壹囊

    源见“一囊钱”。泛指贫士的钱囊。宋 陆游《次韵郑盱眙见寄》:“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检索赵壹囊 ==>】 古籍全文检索:赵壹囊     全站站内检索:赵壹囊

  • 莫伦赤

    蒙、元怯薛执事名。蒙古语,意为“掌管车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