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初七日,沈德潜卒,年九十七。

初七日,沈德潜卒,年九十七。

据袁枚《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沈文慤公神道碑》《小仓山房文集》卷三)。查为仁《莲坡诗话》:“其自为诗,有《竹啸轩》《归愚》等集,专宗三唐,文质相丽。五言及乐府,尤为擅场。”袁枚《随园诗话》卷九:“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作秀才时,《七夕悼亡》云:‘但有生离无死别,果然天上胜人间。’《落第咏昭君》云:‘五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深婉有味,皆集中最出色诗。”洪亮吉《北江诗话》卷四:“王文简之学古人也,略得其神,而不能遗貌。沈文慤之学古人也,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王昶《蒲褐山房诗话》:“先生少从学于吴江叶星期燮,叶居横山,故阮亭尚书云:‘横山门下,尚有诗人。’然先生独综今古,无藉而成,本源汉、魏,效法盛唐,先宗老杜,次及昌黎、义山、东坡、遗山,下至青丘、崆峒、大复、卧子、阮亭,皆能兼综条贯。尝自进其全集,御制叙言,以高、王为比,诚定论也。”“或文有反唇而讥者,真少陵所谓‘汝曹’、昌黎所谓‘群儿’尔。”(《湖海诗传》卷八)尚镕《三家诗话•三家分论》:“与子才同时而最先得名者,莫如沈归愚。归愚才力之薄,又在渔洋之下,且格调太入套,毋怪蒋、赵二公皆不数及也。”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二:“沈归愚先生持论极正,持法极严,便于初学。所为诗,平正而乏精警,有规格法度而少真气,袭盛唐之面目,绝无出奇生新,略加变化处,殊无谓也。”“大雅不作,诗道沦芜。归愚自命起衰复古,未免力小任重,举鼎折脰。然宗旨、规格、法律,一出于正,未可深贬,特才气短,不能副其志耳。姚姬传谓其以帖括之余,攀附风雅,过矣。迹其生平,门户依傍渔洋,而于有明前后七子之徒及卧子、竹垞诸公遗言绪论,亦多摭拾。故《说诗晬语》所论,虽未入三昧悟,精深微妙之诣,得未曾有,然古今诗家源流正变之别,及各体句调章法规格,则言之娓娓,大旨略具,亦初学发轫之一助。从其言,可望入正路,不致误于歧途,引人入门,此叟功也。所选诸集,今并盛行,惟《古诗源》一集,矜慎平允,可云公当。盖生平得力所自,用心良苦。他如唐、明诗及国朝诗之选,徒夸别裁之鉴,未脱门户之私。罔象失珠,滥收鱼目;荆山遗玉,浪采碔砆。按图索骏,执相求禅,昧密味之中边,眩宝器之饭色,岂非未得为得,未证为证,有以言白黑,无以知白黑乎?盖滞于有迹,未能空诸所有,悟无声无臭之最上乘,故不知诗家神功圣诣,自别具大而化之之妙谛也。夫操选政者,以识为要,识不精,则执格律如奉法吏矣。以貌取诗,所得几何!”李祖陶《国朝文录续编•归愚文录引》:“其诗取法盛唐,务臻高格,近世论者颇有异同,要不可谓非正宗也。古文不甚著名,而规撫先正,亦大可观。盖其时文教昌明,体裁横出,朱梅崖倡言复古,仰企周秦;袁简斋独出心裁,荡五师法。先生独确守唐宋八家,评之点之,以此教人,即以此自律。故所作除谈经多陈言外,余文则高者俊伟光明,气舒神王,次亦文从字顺,不染嚣尘。”《晚晴簃诗汇》卷七六录其诗四十六首。《国朝文汇》乙集卷九录其《李逸民墓志铭》等文十篇。《沈归愚诗文全集》有乾隆中教忠堂刊本。据《中国丛书综录》

猜你喜欢

  • 顾雍

    168—243 三国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元叹。出身江南士族。少从蔡邕学琴书。州郡表荐为合肥长,后转娄、曲阿、上虞,皆有治迹。孙权领会稽太守,以为丞,行太守事。权称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吴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代孙邵为丞

  • 日增月益

    一天天一月月地越增越多。《元史.食货志一》:“自时厥后,国用寝广,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至于天历之际,视至元、大德之数,盖增二十倍矣。”《明史.西域传四》:“而四方奇珍异宝、名禽殊兽进献上方者,亦日增月益。” 并列 每天都有增加,每月都有

  • 草头露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草头上露水少而易干,后因以比喻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元 萨都剌《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见羊裘?”见“草头之露”。【词语草头露】   汉语词典:草头露

  • 立山

    ?—1900 清蒙古正黄旗人,土默特氏,字豫甫。光绪五年(1879)以员外郎出监苏州织造。十七年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二十六年升户部尚书。久典内廷,极受宠信,为同列所深嫉。八国联军陷大沽,廷议和战,他与主张借助义和团力量的王公大臣载漪等意见相反,反对对外宣战,被

  • 赤峪山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十里。《水经·渭水注》:“赤亭水出东山赤谷。”唐杜甫《赤谷诗》:“晨发赤谷亭,艰险方自兹。”即此。

  • 孙星衍随父之句容教谕任(其父于去冬选授句容教谕)。

    在句容学舍读书三年。据张绍南《孙渊如先生年谱》卷上。

  • 曹杰

    【介绍】: 明应天府句容人。性惇厚。一日出游,担柴者误以铁担撞入其目,瞳出,血流满地。昏晕中告担柴者“宜急西行,我儿性暴,勿为所获”。须臾,三子至,绐曰,其人已东行,追数十里不遇乃返。 【曹杰作品 ==>】 

  • 临江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临江军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明初改为临江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临江军为路,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临江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改为临江府。

  • 左司工

    官名。司工即司空。战国司工官分左、右。战国官印有之,见《古玺汇编》第八十九号。 【检索左司工 ==>】 古籍全文检索:左司工     全站站内检索:左司工

  • 石作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与木作、瓦作、土作等负责营造宫室、陵墓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