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王建

王建

①北魏广宁(今河北涿鹿)人。鲜卑族。少尚公主。道武帝初,为外朝大人。曾出使后燕,还为左大夫,稍迁中部大人。登国十年(395)从帝破后燕慕容宝军于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力主坑杀降众,死者四五万人。及攻信都(今河北冀州)、中山(今河北定州),燕军因此据城坚守,帝悟而唾其面。后奉命讨平乌桓库傉官鸣,迁太仆,徙为真定公,加冀、青二州刺史。②(约768—?)唐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字仲初。出身寒微,早年从军塞上。大历进士。元和中,任昭应丞。长庆初,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终陕州司马。工乐府歌行,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多写人民困苦生活,以《田家行》、《羽林行》为代表作;也写宫廷生活琐事与帝王奢靡生活,有《宫词》百首。著作有《王司马集》。1950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建诗集》。③(847—918)五代时前蜀建立者。公元907—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人,一作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字光图。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业,绰号贼王八。曾因抢劫,判刑入狱。唐末,为忠武军卒,参与镇压王仙芝起义。后被宦官田令孜收为养子,因护卫僖宗入蜀有功,升禁军将领。光启二年(886)授利州刺史。大顺二年(891)攻取成都,杀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下狱饿死田令孜,进而兼并两川,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并有山南西道要地。天复三年(903)封为蜀王。天祐四年(907)称帝于成都,国号蜀,史称前蜀,改元武成。恃险而富,士人多往依以避乱。所用皆名臣世族,尚能纳谏,保境安民。曾颁劝农令,奖励农桑。但养子众多,专恣不法。晚年多内宠,后妃徐氏姐妹弄权,遂致内患并发。传为徐贤妃等毒毙,葬永陵(在今四川成都),谥神武圣文皇帝,庙号高祖。


【检索王建 ==>】 古籍全文检索:王建     全站站内检索:王建

猜你喜欢

  • 奚缉营

    字圣辉。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有孝行、义行。刲臂为母亲治病,天寒,每晚抱父足而睡。抚育弟之子女如亲生,接济姐妹。 【介绍】: 清江苏宝山人,字圣辉。以孝称。母病,割臂以疗。父年迈苦寒,冬夜抱父足眠。两弟早殁,抚其遗孤如所生。姊妹贫寡,皆依以活。子侄亦赖之婚

  • 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皇帝专用的自称。秦以前,一般人都可以用朕自称。蔡邕《独断》:“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人建议,规定朕专用为皇帝自称。后世因而不改。汉代皇太后临朝听政,也自称朕,见《后汉书和帝纪》

  • 山洞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遣使入朝贡马,赐钞、币、袭衣等。后按明定例朝贡。长官依例世袭。

  • 钧奏

    同“钧天广乐”。宋曹勋《花心动.太母庆七日》词:“金殿箫韶备设。锵钧奏留云,舞容回雪。”

  • 王猷

    元人。曾任太医院使。世祖中统二年建议设置医学,谓“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授。窃恐朝廷一时取人,学非所传,为害甚大”。自此诸路皆设医学。

  • 毕昌

    明杭州府仁和人,字裕後。永乐十三年进士。官吏部主事,历郎中,居官清慎有雅度。官至南京左通政。

  • 凡察

    明初辽东(今属辽宁)边外女真族后裔。猛哥帖木儿之弟。宣德八年(1433)受明封为都指挥使。同年救援明朝都指挥裴俊有功。次年升为都督佥事,继其兄猛哥帖木儿掌建州左卫。后与猛哥帖木儿之子董山有新旧卫印之争。正统四年(1439)与董山叛往朝鲜,寻复还建州,二人同掌建州左卫。正统七年二月,明朝析置建州右卫时,进升都督同知,以新印掌右卫事。多次朝于明廷。明建州女真首领之一。猛哥帖木儿之弟。宣德九年,授都督佥

  • 李东宣

    【生卒】:?—1830清湖北归州人。由行伍考取武生。嘉庆间随额勒登保镇压白莲教,累擢游击。道光间官至大名镇总兵。

  • 福建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在本道之外协管户部,承运、赃罚等库,在京金吾后等十卫,及直隶常州、池州二府,定边、开平中屯二卫,美峪千户所。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初为坐道,由掌河南道兼理。乾隆十四年(1749)设掌印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均满、汉各一人; 属官有笔帖式、经承等。负责稽核福建刑名并稽察太常寺事务。

  • 部族军

    或称众部族军。辽代由契丹本部和内属各部族所组成的地方军。太祖称帝前后,按照契丹族部落形式,重新改编所俘掠和降服的游牧各族,实行“合族而居,合族而处”和“分地以牧”的部族制统治。并令各部族以部落为单位,拣选精壮,编入军籍,组建本部族地方军。组成以契丹诸部军为骨干,包括奚军、渤海军和内属其他各部之军,以及边卫乣军在内的众部族军。平时戍守襟要,拱卫国都,分地以牧;战时调集出征,分隶于诸路详稳、统军、招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