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旧唐书·马周传》

《旧唐书·马周传》


旧唐书
原文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贫好学,尤精《诗》、《传》,落拓不为州里所敬。武德中,补博州助教,日饮醇酒,不以讲授为事。刺史达奚恕屡加咎责,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为浚仪令崔贤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常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催促者数四。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注)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奉使称旨。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
    周有机辨,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十五年,迁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太宗伐辽东,令周与高士廉、刘洎留辅皇太子。太宗还,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周病消渴,弥年不瘳。时驾幸翠微宫,敕求胜地,为周起宅,每令尚食以膳供之,太宗躬为调药,皇太子亲临问疾。周临终,索所陈事表草一帙,手自焚之,慨然曰:“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太宗为之举哀,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马周传》)
   注:直,译为“进入”。

译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他年幼时成了孤儿,家里贫穷。他十分喜爱学习,特别精通《诗经》及相关注疏。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不敬重他。武德年间,他被补授博州助教,每天饮醇酒,不把助教讲授当做正事。刺使达奚恕多次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游历于曹州、汴州,途中被浚仪县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边长安而去。住在新丰旅店,旅店的主人只招待各位商人却不照顾马周,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自斟自饮,主人对此感到奇怪。他到了长安 ,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唐太宗下诏百官谈论朝政得失。常何是一个武将,没有什么学问,马周为他分类条目写了20多件事,让他把这些奏报上去,都是切中事务的。太宗对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便问常何,常何说:“这不是我所能想出来的,这都是家中的门客马周所写的,他每每和我谈话,总是把忠孝作为原则。”唐太宗就召见马周,过一会儿还未到,太宗多次派使者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太宗与他谈话谈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很合皇上旨意。唐太宗因为常何举荐而得到马周这个人才,就赐给常何三百匹丝帛。
    马周机敏、有辩才、善于陈述奏章,很明白事情的起源根由,说什么都很恰当合适。太宗曾说:“我一时不见马周就想他。”岑文本对他亲近的人说:“我看马周评论时事很多,引用例证,赞同或考证古今条文,提取纲要删减繁芜,文采洋溢切合事理,没有一字可以再增删,听起来洋洋洒洒,能使人忘却疲倦。苏秦、张仪、终军贾仪正是这样啊。然而他两肩上耸,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长久。”贞观十五年,马周升任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职务,又兼任检校晋王府长史。贞观十八年,他又升迁中书令。唐太宗远征辽东,命令马周与高士廉、刘洎留下来辅佐太子。等到太宗回来,马周又在本来官职之外兼任吏部尚书。贞观二十一年,加封马周为银青光禄大夫。唐太宗曾经用飞白书赐给马周,上面写着:“鸾凤直冲霄汉,一定要凭借羽翼;辅佐所要寄托依靠的,确实在于尽忠尽力的人才。”
    马周患消渴病,多年不好。当时太宗驾临翠微宫,下令寻找好地方为他建造宅第,经常让御厨为他备饭,唐太宗又亲自为他调药,太子也亲自前去探视。马周要来原来上的奏章草稿一卷,亲手烧掉,他感慨地说道:“管仲、晏子显露君主的过失,博取身后的名声,我不这样做。”贞观二十二年去世,年仅48岁。唐太宗为他哀悼,追赠他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新唐书·马周传》    《新唐书·马周传》(二)    《旧唐书·马周传》    

猜你喜欢

  • 墨西

    清广东高要人,本姓陆。屈大均姬人。大均使其朝夕在砚之西,磨墨供挥洒,故字之曰墨西。

  • 宣利渠

    在今河南洛宁县南。《方舆纪要》 卷48永宁县: 宣利渠 “在县南三里。又有新兴渠、万箱渠,皆分洛水以灌田”。

  • 淳化县

    ①北宋淳化四年 (993) 置,属耀州。治所即今陕西淳化县。宣和元年 (1119) 改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清溪县置,属严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南宋绍兴元年 (1131) 改为淳安县。 (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

  • 朱士完

    【生卒】:?——1642 潜江(今属湖北)举人。李自成陷城,被俘,送襄阳,道泗港,自尽。 【朱士完作品 ==>】 

  • 团城镇

    北宋置,属巨鹿县。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北四十五里团城。《清一统志·顺德府二》:团城镇,“《旧志》:民居环绕如团,故名”。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因民居环绕如团,故名。《元丰九域志》:巨鹿县有新店、团城二镇,即此。

  • 宁赓

    【介绍】: 唐鄱阳人。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兖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宁赓作品 ==>】 

  • 十五日,房祺自序所编《河汾诸老诗集》。

    序见本集卷首。是集选金末元初临晋麻革、临汾张宇、临晋陈赓、临汾陈庚、房皞、稷山段克己、段成己以及寓居平阳的应州曹之谦八人诗作,人各一卷。《河汾诸老诗集》八卷,今存毛氏汲古阁刻本、乾隆四十三年敬冀堂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高昂霄《河汾诸老诗集跋

  • 塔子桥

    即今河北曲周县西南十六里塔寺桥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曲周县图: 西南有塔子桥。

  • 典祀

    ① 《周礼》官名。春官之属。中士二人,下士四人。一说为周朝置。《周礼·春官·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域,掌其政令。若以时祭祀,则帅其属而修除,征役于司隶而役之。”郑玄注: “外祀,谓所祀于四郊者。域、兆表之茔城。”② 西魏、北周“典祀中大夫”省称。掌祭祀事务。官名。周朝设此官,掌管郊祀等事的政令。《周礼·春官·典祀》:“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域,掌其政令。”注:“外祀,谓所祀于四郊者”兆:墓域

  • 杨能

    【生卒】:?—1460明应天府六合人,字文敬。沉着勇毅,善骑射,从叔杨洪屡立战功,为指挥使。景泰初累进至左副总兵,协守宣府。天顺初以左都督为宣府总兵官,封武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