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史记·晋世家》

《史记·晋世家》


史记
原文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变?”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译文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咎犯,这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从献公做太子时,重耳就已是成人了。献公即位时,重耳二十一岁。献公二十二年,献公派宦者履鞮赶快杀死重耳。重耳爬墙逃跑,宦者追赶,砍掉重耳的袖子。重耳于是就逃到狄国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狄国是重耳母亲的祖国。 
    重耳在狄国一共住了十二年才离开。到了秦国,秦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重耳不想接受。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打了,何况他曾经的妻子呢!而且接受是为了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您竟然拘泥小的礼节,而忘记大的羞耻!”重耳于是就接受了。秦缪公十分高兴,和重耳宴饮。秦缪公说:“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拜谢说:“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同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晋惠公死亡。晋国大夫听说重耳在秦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返回晋国。于是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君听说秦军来了,也派出军队抵拒,但是都暗中知道公子重耳要回来。 
    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阅读答案。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也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您呢?我请求从这时离去吧。”重耳说:“如果回到晋国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子犯明誓。壬寅日,重耳进入晋军中。丙午日,重耳到达曲沃。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做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因为在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对文公不礼貌。晋君却说:“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军队,晋国也随后撤了军。 

《史记·晋世家》    

猜你喜欢

  • 许桂林

    1778—1821 清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嘉庆举人。好学深思,博览群籍,深研历算。著有《宣西通》、《算牖》、《易确》、《立天元一导窾》等。 【检索许桂林 ==>】 古籍全文检索:许桂林     全站站内检索:许桂林

  • 杜口木舌

    并列 闭口结舌,不敢说话。《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多用于说话方面。也作“杜口绝舌”。

  • 首级

    旧时戏文中称斩下的人头为 “首级”。 “首”指人头, “级”指什么呢? 二字为何连用? 原来,秦制以斩敌首多少而论功晋级,所以 “首”、 “级”二字连用为 “首级”,表示被斩下的人头。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司马贞索隐: “秦法,

  • 承德县

    清康熙三年(1664)置。为奉天府治,治今辽宁沈阳市城区。1910年裁入奉天府。1913年府废,以其直辖地置奉天县,寻又改名承德县。后因与直隶省承德县重名,故于1914年改名沈阳县。 【检索承德县 ==>】 古籍全文检索:承德县     全站站内检索:承德县

  • 尹岑

    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尹翁归少子。其父清廉自守,死家无余财。宣帝嘉之,赐他及兄弟黄金百斤。岑仕于汉,亦有父风,历位九卿,官至后将军,有治名。其兄弟二人亦皆为郡守。

  • 方慎言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之。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知信丰、兰溪二县,号称神明。知泉州,岁饥,大发廪贷民,奏蠲丁税。仁宗立,为侍御史,时朝廷贬丁谓,受命籍没其家,得士大夫私请关通之书,悉焚之,不以闻,世称其长者。康定元年,以朝请大夫知广州。 【方慎言作品

  • 陆机入洛

    源见“二陆”。指谋求进入仕途。明杨珽《龙膏记.旅况》:“你气昂昂,似陆机入洛正青年。”

  • 问礼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后因以“问礼”指求学或向人请教。高适《河西送李十七》:“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 唐睿宗刘皇后

    【生卒】:?-693 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明元年睿宗即位立为皇后,睿宗退为太子随降为妃。长寿二年为则天所杀,后追谥肃明皇后。(,参见《新唐书》) 【唐睿宗刘皇后作品 ==>】 

  • 周堪

    【生卒】:?—约前40 【介绍】: 西汉齐郡人,字少卿。从夏侯胜受今文《尚书》。宣帝时,参与石渠阁会议论定五经,因学识优异,为太子少傅。元帝即位,为光禄大夫,与太傅萧望之并领尚书事,同心辅政。为中书令石显等所谮,免官。后又为光禄勋,左迁河东太守,后复拜为光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