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湾镇

庙湾镇

①明置,属山阳县。即今江苏阜宁县治。《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庙湾镇在 “府东北百八十里。为滨海冲要处。亦曰庙湾场。嘉靖中,倭寇往往阑入于此”。明于此置巡司。清雍正九年 (1731) 于此置阜宁县。

②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牧乡。清雍正十年(1732) 庙湾巡司移驻于此。乾隆二十六年 (1761)改称庙湾。

③在今河南平舆县东北三十里庙湾镇。旧属汝阳县。清设巡司于此。

④清置,属耀州。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阜宁县阜城镇。旧属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为滨海冲要,有盐场,海舟鳞集,商货阜通。明初设巡检司戍守,后因倭患,万历中添设游击驻防,二十二年(1594年)筑城。清设海防同知和游击协守。雍正九年(1731年)置阜宁县治此。1949年改名阜城镇。(2)今镇名。(1)在河南省平舆县东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3300。因村在洪河弯曲处,有庙宇,故名。1956年设庙湾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油菜籽和山羊皮。公路接平上公路。古迹有台子寺遗址。(2)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部。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 1450。清末以地处河湾,镇南有庙而得名。1956年置庙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撤,1984年设镇。产小麦、玉米、豆类、薯类及棉花、油菜籽、烤烟、大麻。有陈家山煤矿。公路通城关镇。


猜你喜欢

  • 承应小底局

    官署名。辽置,属北面官。掌侍奉宫廷生活事务。小底即小的,仆役、奴隶首领。有笔砚小底、寝殿小底、佛殿小底、司藏小底、习马小底、鹰坊小底、汤药小底、尚饮小底、盥漱小底、尚膳小底、尚衣小底、裁造小底。 【检索承应小底局 ==>】 古籍全文检索:承应小底局     全

  • 殷周繫年異同表 干支壬午 公元前1119年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竹書 外紀通誌 經世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張汝舟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殷 太 丁 6          殷 帝 辛     56      殷 帝 乙    17       周 武 王  4 4      4 4 西周諸侯年表(陸、林考訂) 國 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 陆游多有论诗之作。

    如《读近人诗》:“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蛀岂同科?”按,陆游《何君墓表》云:“大抵诗欲工,而工亦非诗之极也。锻炼之久,乃失本指,斲削之甚,反伤正气。”(《渭南文集》卷三九)可与此诗互参。又《示子遹》:“我初学诗曰,但欲工藻绘;

  • 阿史那苏尼失

    姓阿史那氏,名或作沙钵罗。唐时东突厥启民可汗之母弟。太宗贞观初,东突厥颉利可汗因连年用兵,下不堪苦,诸部多叛,而苏尼失所部独不携离,颉利乃立苏尼失为小可汗。及贞观四年,颉利为唐李靖所破,独骑投之,苏尼失令子忠擒颉利献唐,并举其众归唐。

  • 篛姑山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七十里。《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篛姑山 “路达临湘,商贾通衢”。

  • 中华民国公报

    报纸名。湖北军政府机关报。清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五日(1911.10.16)在武昌创刊。湖北军政府主办,张越、蔡良村等先后主编,任岱青、张祝南、刘菊坡、蔡寄鸥等编撰。以“开通民智,鼓荡民气,推倒恶劣政府而建共和民国”为宗旨。刊发军政府各种文告、檄文、军法、律令。初时出版

  • 户部钱法堂

    官署名。明、清户部所属管理钱法之机构。明天启五年 (1625) 设,由督理钱法侍郎领其事。掌司宝泉局鼓铸事宜。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由满、汉右侍郎兼管。下设满、汉主事各一人,由户部司员中派、委,二年一更代。并有经承四人,分属于印房、案房、火房等处。综理京师宝泉局、直省钱局之政令及鼓铸事宜。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裁。

  • 塔山屯镇

    在辽宁省绥中县东部,南临渤海。面积74.8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塔山屯,人口350。因有元代古塔而得名。1961年设塔山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改镇。主产高粱、玉米等。有服装、硫酸、塑料制品等厂。绥团公路经此。

  • 尤云殢雪

    犹尤云殢雨。清 李渔《奈何天.计左》:“〔生〕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尤云殢雪心。” 见“尤云殢雨”。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心。”

  • 孟系祖

    南朝宋时人,文帝时随父流放广州,孝武帝时遇赦还建康,有勇力,为羽林殿中将军。大明二年(458)北魏侵犯宋青州、冀州,他主动报名参战,在杜梁战斗中单身冲入敌阵,战死。追赠颍川太守。 【生卒】:?—458 【介绍】: 南朝宋平昌安丘人。父有罪夺爵徙广州,宋孝武帝大明初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