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洪迈《存亡大计》

洪迈《存亡大计》


洪迈
原文
    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变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陈至当之谋,其听而行之,当如捧漏瓮以沃焦釜。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几,且惑于谀佞孱懦者之言,不旋踵而受其祸败,自古非一也。曹操自将征刘备,田丰劝袁绍袭其后,绍辞以子疾不行。操征乌桓,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后皆为操所灭。唐兵征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自河北来救,太宗屯虎牢以扼之,建德不得进,其臣凌敬请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关中骇震,则郑围自解。诸将曰:“凌敬书生,何为知战事,其言岂可用?”建德乃谢敬。其妻曹氏,又劝令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忧不解。建德亦不从,引众合战,身为人擒,国随以灭。唐庄宗既取河北,屯兵朝城,梁之君臣,谋数道大举,令董璋引陕、虢、泽、潞之兵趣太原,霍彦威以汝、洛之兵寇镇、定,王彦章以禁军攻郓州,段凝以大军当庄宗。庄宗闻之,深以为忧。而段凝不能临机决策,梁主又无断,遂以致亡。石敬瑭以河东叛,耶律德光赴救,败唐兵而围之,废帝问策于群臣。时德光兄赞华,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吏部侍郎龙敏请立为契丹主,令天雄、卢龙二镇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楼,朝廷露檄言之,虏必有内顾之虑,然后选募精锐以击之,此解围一策也,帝深以为然。而执政恐其无成,议竟不决,唐遂以亡。皇家靖康之难,胡骑犯阙,孤军深入,后无重援,亦有出奇计乞用师捣燕者。天未悔祸,噬脐弗及,可胜叹哉!
(选自《容斋随笔·续笔卷一》)

译文
    国家重要决策,关系到安危存亡。当各种变故交织在一起时,幸而有聪明的人提出正确的谋略,听从他们的话去实行,好比双手托着漏的水瓮去浇烧焦的锅一样(可救急)。而愚昧的君主,看不清全局形势,而且容易被奸猾怯懦的人的话迷惑,很快就会因此而败亡,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三国时期曹操曾亲自领兵去征伐刘备,田丰劝袁绍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借口儿子有病而不出兵。曹操领兵去攻打北方的乌戎,刘备劝说刘表袭击许都(今河南许昌),刘表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袁绍、刘表)都先后被操所灭。唐朝时唐兵去洛阳攻打郑国的王世充,窦建德从河北出兵来救援,唐太宗李世民把军队屯于虎牢关来阻挡,窦建德攻打不进,他的部下凌敬请求让全部兵力渡过黄河,占领怀州、河阳(今河南沁阳、孟县),再翻过太行山,进入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境内,沿汾水、晋州(今山西临汾)奔赴蒲津关(今山西永济西),如入无人之境,保证能够取胜,关中地区(今陕西西安一带)震动,洛阳之围就可以解了。可是,建德手下的将军们却说:“凌敬不过是个书生,懂得什么军事,他的话怎能采用?”建德便谢绝了凌敬的建议。建德的妻子曹氏,又劝他趁唐国后方空虚,集中兵力,稳扎稳打,夺取山北地方,再向西包抄关中,唐兵必然要回来救援,郑国的包围哪里还愁不解呢。建德也还是没有听从,而领兵与唐兵进行硬拼,结果被唐兵俘虏,他的国家也随之灭亡。五代的后唐庄宗占领河北地方后,在朝城屯兵,梁国君臣商议,决定分兵几路大举进攻,让董璋领陕州(今河南陕县)、虢州(今河南灵宝)、泽州(今山西晋城)、潞州(今山西长治)四州之兵攻打太原,霍彦威领汝州和洛阳的兵攻打镇、定(今河北石家庄一带),王彦章领禁军攻郓州(今山东郓城),段凝统率主力去抵挡唐庄宗。庄宗得知这消息,十分担忧。但是段凝不能当机决策,梁国国君又优柔寡断,结果导致灭亡。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乱,契丹部落的领袖耶律德光领兵去救援他,打败了来征伐的唐兵,并把唐兵包围起来。后唐废帝听到这消息,向群臣征求对策。当时德光的哥哥耶律赞华,因和德光争夺王位失败,逃亡在后唐,吏部侍郎龙敏便请求策立赞华为契丹国王,让天雄、卢龙两镇(管辖河北大名至北京以北一带)节度使派兵送他回国即位,经幽州(今北京西南)直往西楼(今内蒙古林西),朝廷再出檄文通告这项决定。契丹必然担心国内争位乱起,这时再派精兵去袭击他们,这是解围的一个方法。废帝也觉得是个好办法。可是执政的大臣怕没有把握,到最后也没有决定是否采纳这个主张,后唐于是因此而亡国了。我们大宋经历靖康之难,金国的兵侵犯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孤军深入,无有力的后援,当时亦有人献出奇计,请派精锐兵力直捣金国后方的幽燕地区。大概是老天有意给大宋降下灾祸,而此计没被采用,真是可叹啊!

洪迈《存亡大计》    

猜你喜欢

  • 张治

    1488—1550 明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字文邦,号龙湖。正德进士。累官南京礼部尚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礼部尚书入阁。因不满辅臣撰写青词媚主,忧郁而死。著有《龙湖文集》。 【检索张治 ==>】 古籍全文检索:张治     全站站内检索:张治

  • 意思意思

    并列 以送礼、请客等方式表示心意。张书绅《张师傅外传》:“厂长责成她办一桌酒席,按规矩~。”△指用实物表示礼节或心意。

  • 龙底江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三里。亦谓之大溪。《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龙底江“其上源为包溪、铺溪,流经府东黄茅囤而合流,绕府前入思南府界,注于乌江”。

  • 暮色苍茫

    指傍晚天色渐暗,景物模糊不清。巴金《谈〈新生〉及其它》:“我又写了如下的话:‘……在暮色苍茫中我们离开了你。’”乔明甫《若飞同志在太原狱中》:“王秉麟不得已,在暮色苍茫中,搭拉着脑袋到‘莠’字监来了。”也作【暮霭(i)苍茫】。(霭:云气,薄雾。)《苦斗.五

  • 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上之。

    《通鉴》卷二〇四:“秋,七月……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

  • 文皓

    【生卒】:1460—1537 【介绍】: 明山西垣曲人,字孔旸,号西泉。弘治九年进士。历知平原、衡水二县,擢御史。曾奉命平反刘瑾所治冤狱。嘉靖中进阶正议大夫。门人私谥温简先生。 【文皓作品 ==>】 

  • 迎河集

    即今安徽寿县西南迎河集。清乾隆《寿州志》卷1西南乡《市集》:迎河集“离城一百里”。

  • 李直夫约生于本年前后(?一1320?)。

  • 圣期

    《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汉王充《论衡.刺孟》:“五百年者,以为天出圣期也。”后遂以“圣期”为圣人出世的时期。南朝 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圣期缺中壤,霸功兴㝢县。”亦为当世的谀称,犹圣时。《南史.顾越传》:“幸属圣期,得奉昌运。”【词语圣期】   汉语词典:圣期

  •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明叶良表《分金记狂徒夺节》: “自古道得好: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不愿,怎强得也。” 参见:○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检索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 古籍全文检索: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全站站内检索: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