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非作歹
见“为非作歹”。元·杨文奎《儿女团圆》2折:“没揣的大惊小怪,便待要~。”
见“为非作歹”。元·杨文奎《儿女团圆》2折:“没揣的大惊小怪,便待要~。”
晋.缺名译《卢至长者因缘经》:“尔时世尊,天龙八部,四众围绕,王及大众,五体投地,为佛作礼。”《翻译名义集》二《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喉罗加。”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佛教以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后凡指宇宙世界等谓之“天龙”或“天龙八部”。清.谈迁《渡江》:“龙天浩劫余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词语天龙八部】 成语:天龙八部汉语词
即娄林。在今安徽泗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四年》: “楚人败徐于娄林。” 杜注: “僮县东南有娄亭。” 即此。
集镇名。在安徽省潜山县东南部。油坝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00。 古时洪水泛滥,惟本村所处丘岗似银珠闪耀于汪洋之中,故名。产稻、油菜籽、小麦等,为县产粮区之一。有羽绒、农机修配、竹编等厂。有公路接高界公路。
即今湖北蕲春县西四十里茅山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河北省兴隆县西南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茅山,人口960。以山为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改镇。处长城北侧山区。主产玉米、小麦、谷子,盛产梨、红果。有果脯、罐头、
元代云南永昌府(今保山)南窝布朗族头人。延祐五年(1318),与阿娄艮等起事,杀镇将,夺驿马。云南行省遣参政汪中(申)前往镇压。自八月至次年五月,南窝等地寨栅被毁,百姓遭杀戮,避走箐野。阿娄艮降,余众逃散。元军亦因天热回师。南窝所属柯甸、庆甸等皆降,岁纳贡赋。
辕:大车前木柄车辕,压在车轴上,支架车箱。 驹(j居):小幼马。 此典指汉武帝斥责群臣不敢分辨是非曲直,畏缩得好像大车辕下小幼马一样。后以此典比喻畏缩不前,无所作为。汉武帝(前156年一前87年),刘彻,汉景帝之子。他继汉景帝削弱诸侯王国之割据势力。后采纳桑弘羊主张
春秋宋邑,后入楚。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春秋》: 襄公十年 (前563),公会晋侯、宋公、卫侯等 “会吴于柤”。即此。《水经·沭水注》 引京相璠曰: “宋地,今彭城偪阳县西北。” 在今山东微山县东南。 《淮水注》 作 “䣜”, 以为即汉之酂县, 在今河南永城市西。古邑名。春秋宋邑,后入楚。在今江苏省邳州市西北泇口。《春秋》襄公十年(前563年):公与晋侯、宋公、卫侯等“会吴于柤”,即此。《水经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来安路。 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来安路。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郡守……秩二千石。”“郡尉……秩比二千石。”“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又《循吏传序》:“(宣帝)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二千石为汉代官吏俸禄的一个等级,分中二千
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陵水河。《舆地纪胜》 卷126万安军: 陵柟水,“ 《寰宇记》云,在陵水县东北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陵柟水 “在陵水县东北一十五里,又名陵栅水”。《清一统志 · 琼州府一》 引 《旧志》: 陵柟水 “在县北十里。一名大寨沟。源自南迈岭南明塘东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