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土司
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置乌撒乌蒙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威宁、赫章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改置威宁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乌撒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置乌撒乌蒙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威宁、赫章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改置威宁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乌撒府。
源见“两歧歌”。指丰收之兆,多用以称颂吏治卓著。《宋史.五行志二下》:“乾兴元年五月,南剑州麦一本五穗,绵州麦秀两歧。” 主谓 一株麦子长出两穗。《艺文类聚》卷19引《东观汉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张君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南九里。又有小虞浦在今昆山市西南三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大虞浦,“《志》云,唐天祐初,吴越浚新洋江及璜塘,兼通大小虞二浦,并北出新塘,南通吴淞江。新塘即昆山塘矣”。
官名。新莽置。时王莽发大军结集边郡拟攻匈奴,吏士放纵扰民,故置,员五十五人,镇抚边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然皆货略为市,侵渔百姓。 【检索绣衣执法 ==>】 古籍全文检索:绣衣执法 全站站内检索:绣衣执法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 漢 ①劉 秀 洛陽 世祖 光武 2 1建武2年 ①隗 囂 西州 1 漢復4年 公孫述 益州(成都) 1 龍興2年 〔劉盆子〕 1 〔建世〕2年 〔銅馬〕 10年 匈 奴 (19
即今福建大田县东南大仙峰。《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大田县:大仙山“在县南。有双峰插天,如仙人角髻立于云外,县之镇山也”。
【介绍】: 宋江陵人,字奇甫。初为静州幕官。访刘安世于夷陵谪所,言愿听先生五日话,安世嘉之,与言司马光所以传习者,将所闻录成一卷。自是身体力行之,每称终身受用只此五日所闻。后以争和议不胜,不复求用。 【孙伟作品 ==>】
读音:Wéihé本古部族名,北魏高车部之袁纥族,又称乌护、乌纥、韦纥,实即袁纥之别译。族人或以部族为氏,遂称韦纥氏。参见 《中国通史》。
地名。即今上海虹口江湾镇。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自广德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浙西制置使韩世忠以中军驻江湾邀击,即此。 【检索江湾 ==>】 古籍全文检索:江湾 全站站内检索:江湾
三昧:梵语,意为“定”、“正定”,即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专注,进入悟境,引申指妙处、诀窍。指在某方面洞达精义、造诣深湛。《镜花缘》一七回:“大贤天资颖悟,自能得其三昧。” 述宾 三昧,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形容在某方面造诣精深。《红楼梦》48回:“宝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