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ào

一般认为赵氏出自嬴姓部落, 远祖是帝舜时的伯益(或名柏翳), 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据说造父获得八匹骏马,献给周穆王, 穆王配以好车, 以造父为御(驾驭车马的人),西游昆仑山见西王母, 正赶上徐偃王谋反。造父为周穆王驾车, 日行千里, 得以平复叛乱, 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 赐给造父作为封邑, 造父的子孙就以封地赵城为氏。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及其孙叔带于周宣王时救驾有功, 叔带被任命为周宣王卿士, 赵氏得以兴旺。后因周幽王无道, 叔带弃周赴晋。叔带的七世孙赵衰辅佐晋文公登上霸主之位后, 赵氏子孙便世代为晋国大夫。后来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掉了晋国, 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国被秦国所灭。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世居陇西天水县西(今甘肃天水西南), 繁衍为大族。

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 主要有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通渭西北)、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下邳郡(治所在今江苏睢宁)、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甘谷)。

赵姓在《百家姓》中居首位, 这与《百家姓》一书成书于宋代有关。赵氏为宋朝宗室, 是国姓, 故列为第一, 并非赵姓的人口和族望在当时居于首位。据调查, “赵” 姓目前为我国第七大姓。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赵姓人物, 如战国时“纸上谈兵” 的赵括, 秦末“指鹿为马” 的赵高, 三国时单骑救主的赵子龙, 发动“陈桥兵变” 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等等。

赵姓在《百家姓》里排在第一位。


赵氏,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帝舜赐以嬴姓,十三世孙造父,周穆王封于赵城,因以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伯益孙造父善御,幸于周穆王,赐以赵城,因封为氏。(见《广韵》)

▲<战国赵>赵奢,为田部吏。<后蜀>赵德元,雍京人,画家。<元>赵孟頫,吴兴人,书法家。

猜你喜欢

  • 前抚松花江大桥

    在吉林省松原市城区203国道上,跨越松花江。1971年始建,1973年建成。长1389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共有38孔,跨径81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T型钢构组合的新型公路桥。为省内第一大桥。

  • 马承荫

    【生卒】:?—1680 【介绍】: 清陕西固原人。马雄子。三藩乱时,随父降吴三桂。雄死,率部降清,授伯爵,给将军敕印。寻复反清,兵败,逮京论死。 【马承荫作品 ==>】 

  • 茂陵贫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人家境贫寒,一无所有。茂陵,司马相如晚年居处,代指司马相如。唐唐彦谦《逢韩喜》诗:“相逢浑不觉,只似茂陵贫。”

  • 棘刺沐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一称狝猴,亦即沐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指给制猴者优厚的俸禄)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同宴)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刻刀)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不实之事)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韩非子》中所谓“棘雕沐猴”,古时

  • 朝天曳履

    源见“郑履”。形容大臣深受君王倚重。清 吴雯《题夔州翁两照》诗之一:“还看第一声名大,即有朝天曳履时。” 【检索朝天曳履 ==>】 古籍全文检索:朝天曳履     全站站内检索:朝天曳履

  • 假吏

    汉代权宜委以差事的吏员。《汉书苏建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侯百余人俱。”颜师古注:“假吏犹言兼吏也。时权为使之吏,若今之差人充使典矣。” 【检索假吏 ==>】 古籍全文检索:假吏     全站站内检索:假吏

  • 王继先

    1098—1181 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建炎初,以医术得幸,后渐贵宠。奸黠善佞,累官荣州防御使、昭庆军承宣使。权势匹于秦桧,富埒王室,桧妻王氏与之叙拜兄弟。子弟皆通朝籍,姻党盘踞要津。绍兴末,金兵将至,大将刘锜请为战备。他请斩新进主兵官一二人以固和好。侍御史杜莘老

  • 波澜不兴

    见“波澜不惊”。 【检索波澜不兴 ==>】 古籍全文检索:波澜不兴     全站站内检索:波澜不兴

  • 苏章

    【介绍】: 东汉扶风平陵人,字孺文。博学能文,举贤良方正,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正直。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赃,举正其罪,州境畏肃。后以摧折权豪,忤旨,免归。 【苏章作品 ==>】 

  • 读音:Xú/Sheu,Syu【源】 见《集韵》(81)。或系徐姓所改。【布】 台湾新竹有此姓(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