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刻字司

刻字司

西夏官署名。掌管刻字、印刷事,属末等司。设工头监以主其事。近代自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重要西夏文文献,如百科式类书《圣立义海》、西夏诗集、译自汉文的类书《类林》等都注明为刻字司印。

猜你喜欢

  • 罢郡为州

    隋朝精简地方机构、节省政府开支的重要改革措施。南北朝时,地方设州、郡、县三级,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用度支尚书杨尚希、太子少保苏威等大臣之策,撤消了郡一级建制,从而裁汰了一批冗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即将原来的州、县两级制改为郡、县两级制。据统计,到大业五年全国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余,每郡平均领六县以上。唐代

  • 附生

    明清府、州、县学中生员名目之一。全称“附学生员”。始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于廪生、增广生名额之外,又增加生员附于诸生之末,不限员额,是生员中资历最低者。如遇廪生、增生缺员,要经过岁考,以成绩优者依次补充。清沿明制。附生要通过岁考,按“六等黜陟法”来递补廪

  • 荆州韩

    源见“识荆”。借指己所推重之士。宋 范成大《送通守林彦祥寺丞》诗:“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 韩。” 【检索荆州韩 ==>】 古籍全文检索:荆州韩     全站站内检索:荆州韩

  • 饮军池

    在今广西宜州市南。《舆地纪胜》卷122宜州:饮军池“本州《图经》云:景德四年,曹利用平贼,饮军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城南。相传北宋景德间,宜州军校陈进叛,曹利用讨败之,尝饮军于此,因名。

  • 殽陵

    一作崤陵。即殽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殽有二陵焉”。杜注:“犬阜曰陵。”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语本汉.王充《论衡.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毛泽东《实践论》:“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并列 闭着眼睛不看,塞着耳朵不听。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毛泽东《实践论》:“一个~

  • 东阳驿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为长安与洛阳间重要陆路交通驿站。《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六年(534),北魏主循河西行,宇文泰备仪卫迎帝,“谒见于东阳驿”。即此。 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东阳水附近。为隋唐时长安与洛阳陆路交通重要驿站。《周书文帝纪》:北魏永熙三年(534

  • 讽谏主文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大历六年(公元767年)诏举,郑珣瑜等人及第。

  • 车攻马同

    攻:坚固。同:整齐。车辆坚固,马匹整齐。比喻军容之盛。语本《诗.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并列 车坚马齐。比喻军容威盛。汉马融《广成颂》:“~,教达戒通。”△用于军威。

  • 虔南县

    ①北宋宣和三年 (1121) 以龙南县改名,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 复改为龙南县。②1912年以虔南厅改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全南县。(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南县改名,治今江西省龙南县。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2)旧县名。1912年由虔南厅改置,治今江西省全南县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