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
【生卒】:896-955
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汉高祖刘暠弟。后汉时任太原尹,专制一方。后周代汉,他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在位期间,向契丹称侄,受其册封,并请求派军助攻后周。后周显德元年(954)高平之战,被周世宗击败,逃归太原后于次年病卒。(,参见《新五代史》)
【刘崇作品 ==>】
【生卒】:896-955
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汉高祖刘暠弟。后汉时任太原尹,专制一方。后周代汉,他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在位期间,向契丹称侄,受其册封,并请求派军助攻后周。后周显德元年(954)高平之战,被周世宗击败,逃归太原后于次年病卒。(,参见《新五代史》)
官名。清太宗皇太极于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登基后设。八旗中每旗设二人,共十六人。与总管旗务之八大臣共理国政,掌察办本旗事务,审断词讼。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遂以“乘肥衣轻”形容豪华的生活。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交际》:“若夫程郑、王孙、罗裒之徒,乘肥衣轻,怀金挟玉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并列 坐着骏马拉的车子,穿着轻暖的皮袍。比喻豪华的
书名。近人吴廷燮撰。六卷。起自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收明代蓟辽、顺天、辽东、保定等各地督抚,按地区划分并按年排列,编为地方长官年表。别为三栏,上栏纪年,中栏纪人,下栏纪事,于明代督抚建置之沿革,职责事权之变易,及与明代废兴衰乱之关系
周朝天子女儿的称号。《春秋·庄公元年》:“夏,单伯送王姬。”孔颖达疏: “以姬系王,不称女字,以王为尊,故系之于王。”汉代以后亦称帝王之女为王姬。
【生卒】:1731——1799 字朝举。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兵部主事、吏部郎中。曾主持广西乡试,提督四川学政。其学以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为主,主张自己亲身体验,不徒空论。辞官后主讲鳌峰书院。著有《丧礼辑略》二卷,《诚是录》一卷,《焚香录》、《观
谓暮年而获机遇。宋陆游《姜总管自筑暮舍名茧庵求诗》: “人老则衰君不然,快泻玉船鲸吸川。钓璜远祖应相似,八十方为筮仕年。” 筮仕:古人将外出做官,先占卜问吉凶,故称初次做官为筮仕。●《孔丛子记问》: “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 相传太公望在渭滨垂钓,周
《战国策.中山》:“中山君(中山武公)飨都士(指飨食给都邑之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春秋时中原地方小国名),中山君亡(逃亡,逃走)。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小食品)饵(食,饲)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指为君效死)。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施给)不期(不在
在今甘肃榆中县北。《方舆纪要》卷60金县:连达沟“在县北十五里。皆由浩亹以达于河”。《清一统地兰州府一》:浩亹河“又连达沟在(金)县西北十里,两沟相接,故名。亦入浩亹河”。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 鹊岭 “路通诸暨”。
见“傣哪”(2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