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舒
【源】 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子南,字追舒,以字为氏(441)。
【源】 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子南,字追舒,以字为氏(441)。
【介绍】: 清浙江富阳人,字仲礼,号云皋。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周凯作品 ==>】
源见“伶伦凤律”。指音律。《乐府诗集.周郊祀乐章》:“乐鸣凤律,礼备鸡竿。”宋范成大《次韵郊祀庆成》:“日丽鸡竿矗,天旋凤律新。”【词语凤律】 汉语词典:凤律
【介绍】: 金人。为登州军事判官。寓居日照之村墅,为蒙古兵所执,驱令攻城。不从,被杀。 【吴邦杰作品 ==>】
【介绍】:五代道士。曾于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入内殿讲论。《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见绍嵩。
三国志原文: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汉景啼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退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古:“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安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
见“报仇雪恨”。《醒世恒言》卷36:“还候仁兄高发,替小弟做个~之人。” 【检索报仇泄恨 ==>】 古籍全文检索:报仇泄恨 全站站内检索:报仇泄恨
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的传统丝织工艺品。以生丝作经线,各色熟丝作纬线,先将图稿绘于经丝上,再用多把小梭根据图案分别挖织,故得此名。文献记载中也有写作剋、克、刻的,均指同类织物。该织造技法最早见于新疆楼兰汉代遗址的毛织物,丝织物则发现于七世纪中叶的吐鲁番唐墓。
官署名。原名内衣库,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名。掌驾头、服御、伞扇等名物,凡皇帝御殿或举行大礼前一日,准备衮冕、镇圭、袍服等以备应用,事后收归内库。监官二人,以内侍、三班使臣充任。崇宁二年(1003)并入殿中省。 【检索尚衣库 ==>】 古籍全文检索:尚衣库
官署名。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洪武四年(1371)设,初名典祠所,后改典祠为奉祠,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后,隶王府长史司。设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掌祭祀乐舞。 【检索奉祠所 ==>】 古籍全文检索:奉祠所 全站站内检索: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