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寒泉

寒泉

①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3沁源县: “寒泉在县东北五十里青裹山上,……西南流入沁河。”

②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28袁州: 寒泉 “溉田甚广”。《方舆纪要》 卷87萍乡县:寒泉在 “官道旁。溉田甚广,大旱不竭”。

③在今河南濮阳县南。《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④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唐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西峰直平阳江口,有寒泉出于石穴……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寒泉。”


猜你喜欢

  • 常琬

    【介绍】: 清湖南长沙人,字英怀。雍正八年进士,知洧川县,捐俸建洧阳书院,购地四十余顷,以供生徒膏火之费。调补金山县,前后在官二十年,屡平反冤狱。有《金山县志》、《楼山诗文集》。 【常琬作品 ==>】 

  • 洪鼎

    【介绍】: 明浙江寿昌人,字廷器。正德间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判凤阳。归筑室而居,精研理学。有《读易索隐》。 【洪鼎作品 ==>】 

  • 红水县

    1913年析皋兰县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寺滩乡宽沟。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3年改名景泰县。旧县名。1913年由皋兰县所属红水分县析置,治红水堡(今甘肃景泰县西红水堡)。因境内明万历间曾建红水堡得名。1933年更名景泰县。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越王嗣旨不光劍(3件,集成11641-11642、集成11704)、越王不光劍(11件,集成11644-11650、集成11664、集成11667、鳥篆編下113、文物2000年1期71頁)、越王不光石矛(古文字研究24輯243頁),即越王不光,名翳,字不光,諸稽氏,公元前411年即越王位,在位三十六年

  • 曲靖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石城郡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南宁县(今云南曲靖市)。《元史地理志》 曲靖路:“居故曲靖州。”按元代误认为当地为唐代的曲州和靖州,因设曲靖路。辖境约当今云南曲靖、宣威二市及富源、罗平、马龙、陆良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府。 元至元十

  • 庑下齐眉

    源见“梁鸿赁庑”、“举案齐眉”。指夫妻居贫相敬如宾。清梁清标《永遇乐.戏疑催妆》词:“庑下齐眉,五噫成咏,举案传先泽。”

  • 刘秉

    433—477 南朝宋宗室。字彦节。长沙王刘道怜之孙,新渝县侯义宗之子。少有才俊,朝野推誉之。泰始初为丹阳尹,元徽四年(476)为中书令。及后废帝刘昱被弑,萧道成专政,虽受任为尚书令,无所作为。后密谋与司徒袁粲攻道成,事败,被杀。 【检索刘秉 ==>】 古籍全文检索:刘秉

  • 鸡川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水与伊水合流处。唐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发挥形胜,出凤台而啸侣;幽赞芳辰,指鸡川而留晏。” 古水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洛水与伊水汇流处。唐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序:“发挥形胜,出凤台而啸侣:幽赞芳展,指鸡川而留宴。”

  • 濑口关

    在今福建将乐县东。《清一统志 延平府》: 濑口关 “在将乐县东四十里高滩都。宋绍定三年汀寇据此,招捕使陈韚夺其关,贼降。废为高滩隘。明嘉靖间重建,甃以砖石”。

  • 公冶罪

    源见“公冶非罪”。谓无辜而见罪,冤案。宋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念昔罹忧患,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余旬。各闵伤弓翼,卿同煦沫鳞。谁知公冶罪,众笑伯龙贫。”【词语公冶罪】   汉语词典:公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