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
《谏院题名记》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jiàn yuàn tí míng jì
谏院题名记
译文注释
《谏院题名记》的诗词大意
古代的人劝阻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没有不能进谏的人。汉兴以来,开始设置官。
作为天下的政治,四海之内的百姓,得失利弊,聚集在一个官让他说话的,他的责任也重了。
担任这个官职的人,注意重要,除了其细;先从急,后来他慢慢;专为国家谋利,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他们汲汲于名声的人,急切地在有利的,他之间相距多远啊!
天禧初年,宋真宗诏令设置谏官六员,责备他的职务。
庆历年间,钱先生开始写他的名於版,我恐怕久远而模糊。
嘉八年,刻在石头上。
后来的人将会经历指着他的名而议论说:“我的忠诚,我的谎言,我的价值,我的歌曲。
”噢!能不害怕吗!*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