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与游。王志坚、王志长弟。天启间举人。工诗文,有《丙园诗文稿》。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与游。王志坚、王志长弟。天启间举人。工诗文,有《丙园诗文稿》。
源见“谢公屐”。谓登山穿的木屐。元宋无《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诗:“自补寻山屐,谁亲垫雨中?”
同“鼎成龙去”。明 郎瑛《七修类稿.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丧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见“鼎成龙去”。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怀才不遇,身处逆境,愁情满怀。宋 贺铸《雨中花》词:“回首扬州,猖狂十载,依然一梦归来。但觉安仁愁鬓,几点尘埃。” 【检索安仁愁鬓 ==>】 古籍全文检索:安仁愁鬓 全站站内检索:安仁愁鬓
虎形铜符。省称铜虎、铜符。汉代以此作为符信。自文帝二年(前178)始,颁与郡守作为发兵信物。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符分两半,右留京师,左与郡守。后或沿用。北魏委派都督重臣出征时给铜虎符十,以示有调兵权。宋代以虎(豹)为图案,
字汉章,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从道人学针刺术,治病无不效验。孝宗时,授御医。卒年七十七。子孙传其术,海内称归安凌氏针法。 【介绍】: 明湖广襄阳人。洪武间任南阳府推官。平冤案,释放滥系之囚,积年滞狱,一时解决。时论以为能。 【凌云作品 ==>】
自撰《题辞》署“康熙四十七年季春,汪晋征涵斋书”(《双溪草堂诗集》卷首)。四库提要卷一八三:《双溪草堂诗集》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国朝王晋征撰。晋征字涵斋,休宁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是集为晋征所自定,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癸丑,终于戊子”。[按
明代刑法制度。指详谳狱案时改调隔别衙门审讯的形式。凡刑部、都察院所问狱讼,皆移案牍,至大理寺复审。犯人或有翻供异词,则由大理寺改调其他衙门再讯。犯人经二次仍不服者,则会同九卿讯鞫。 【检索番异 ==>】 古籍全文检索:番异 全站站内检索:番异
即今河北香河县东二十五里渠口镇。《清一统志 顺天府四》: 渠口集 “旧有土堡,今圮”。
同“耳濡目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至于诵习书史,博览篇章,目染耳濡,课学即求心之道;通经致用,家修即廷献之资。”见“耳濡目染”。《清史稿·廖寿恒传》:“伏愿皇太后崇位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圣功自懋。”【词语目染耳濡】 成语:目染耳濡汉语词典:目染耳濡
券:契约,凭证。手执契约或凭证取物。比喻做成某事很有把握。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元可操券》:“明朝制艺,确有分两,作文与阅者皆可操券而取。” 连动 操券,手拿契券,凭证在手。比喻事情有成功的把握。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无可操券》:“明朝制艺,确有分两,作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