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虎山

龙虎山

①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龙虎山。《太平御览》卷48:龙虎山,“《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龙虎山“两山相峙,山峰屹然,状如龙虎, 当溪中流”。《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龙虎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在象山之西北。《志》云,象山一支西行数十里,乃折而西南,两峰对峙如龙昂虎踞,道书以为第三十二福地。后汉章和间,张道陵修炼于此。今有上清宫,在龙虎两岐之间。《图经》,龙虎山在后汉末张鲁之子自汉中徙居此”。

②在今四川荣县西。《清一统志·嘉定府一》:龙虎山“在荣县西三十里。县西境诸山, 皆发脉于此”。


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泸溪河(又名上清河)畔。原名云锦山,后因龙虎双峰相峙得名。相传东汉初道教创始人之一张道陵来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遂易今名。丹霞地貌发育。有奇峰秀峦48座,一般高约200米。流泉飞瀑,山色秀丽。有摩崖石刻多处。为道教名山,道教正一道发源地。东麓上清镇有张道陵后裔世居地及道教著名宫观上清宫遗迹。山上还有张家山、尘湖山、五湖、排衙石等景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一。保存有红军临时指挥所旧址。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察罕脑儿

    蒙语,意为白湖,汉言白海。即今河北张北县囫囵淖。元为大都和上都驿路所经,又是皇帝常驻跸、游猎之处,于北岸设置行宫。至元十五年(1278),崔斌从世祖至察罕脑儿;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出师,进兵察罕脑儿,擒元平章珠占,并即此。 【检索察罕脑儿 ==>】 古籍全文检索

  • 大姚浦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八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大姚浦“吴淞江由庞山湖出大姚浦东北流,折为三江,俗名上清、中清、下清江,又东入昆山县界。姚,一作摇。《吴志》,其地本名摇城,汉初越君摇尝居此”。

  • 署亲军校

    官名。又作委署亲军校。清代侍卫处所属亲军营武官。位次亲军校。归领侍卫内大臣统领。乾隆四十年(1775)增设,定员七十七人。初无品级,五十一年定为从八品。由上三旗满洲、蒙古中遴选补授。与亲军校共掌亲军,用作宿卫扈从。 【检索署亲军校 ==>】 古籍全文检索:署亲军校 

  • 罗隐仍隐居池州,有《酬丘光庭》等诗。

    (见《罗隐集•甲乙集》卷十一)

  • 县学助教

    学官名。掌教授县学生员。参见“县学”。

  • 紫荆兄弟

    源见“田家荆合”。比喻兄弟和睦。明高明《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诗:“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

  • 丁道迁

    南朝梁谯国人。丁贵嫔之父。武帝天监初任历阳太守。武帝子庐陵王萧续生,武帝谓之曰:“贤女复育一男。”答曰:“莫道猪狗子。”传为笑柄。官至兖州刺史、宣城太守。

  • 塔克题音卫

    见“塔亭卫”(2158页)。

  • 癸亥(二十三日),召近臣观书龙图阁,秘书监杨亿、知杂御史吕夷简预焉。

    上作诗五章,分赐宰辅、宗室、两制、诸帅、待制等,命儒臣即席皆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八)

  • 徐夤仕闽,居泉州王延彬幕。

    孙师仁《钓矶文集序》引《九国志》传亦云:“王延彬刺泉州,每同游赏,及陈郯、倪曙等赋诗酣酒为乐,凡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