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归有光《赠张别驾序》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


归有光
原文
    张侯自尚书秋官郎,出判苏州。会其属县昆山之令阙,来署其事。未逾月,新令且至,吾党之士,为会于玉山之阳,邀侯为一日之欢,盖莫不戚然于侯之去者。
噫!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唯恐其不亟也。若侯之不鄙夷吾人,与吾人之所以爱侯者,可谓有情矣。吏之来,皆四海九州之人,无亲知之素。一旦以天子之命,卒然而相临如是者,岂法度威力之所能为哉?夫亦恃其有情以相爱而已。今或自谓其能制百里之死生,法度威力之可以为,视其人漠然,而独行其恣睢之意,则今世之俗吏类如此也。侯为人慈爱恺悌,可以望而知其情。故不逾月,而县之士民,无不爱且慕焉。
    嗟夫!吾县之人,力耕以供赋贡。曲事天子之命吏,盖亦无所不至。虽骈死敲扑之下,未尝敢有疾怨之心,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盖孔子之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若《十月之交》、《雨无正》,虽幽厉之虐,不能绝也。今大吏或相与比于上,不曰吏之无良,然且诟詈吾人,以为风俗之薄恶。夫二百年仁孝忠厚之俗,奚至于今而独恶耶?
    方侯之视事,即有倭寇之警。贼自滨海深入百里,络绎城下,侯以安静镇之。虽在倥偬之际,不肯因循旧弊,以扰于民。自前年贼至,而县常先时塞门,又严缒城之禁。小民斗米束菜,悉为吏卒所苛取。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盖冤苦无诉之民,有不独死于贼手者矣。如前之为,今岁皆无之。则贤人君子之所至,岂必其岁月之久!如时雨之沾溉于物,岂有涯哉?夫然后知侯之所以非今之俗吏。而期月之间,吾人爱慕之深如此,则夫知吾县风俗之不薄者,亦莫如侯。余故乐为道之云。
    侯名牧,辛丑进士,山阴人。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一,有删改)

译文
    张侯,由尚书秋官郎,改任苏州判。正逢其辖县昆山县令空缺,(张牧)前来代理此职。未到一个月,新县令到任。我们这帮玩友,聚会在玉山南面,特邀张侯共尽一日之欢,没有人不为张牧的离去感到伤感的。
    啊!人之间的交往,有的经历过很长的岁月,却未必彼此友爱;不只不能互相友爱,有的甚至厌烦了长时间的往来,而避之不及。像张侯这样不瞧不起我们,且我们也因此热爱他,可以说是有情了。官吏们的来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没有戒亲戒友的老关系。一旦因皇帝的任命,忽然像这样聚到一起,难道是法度的威力所能强求(友爱)的?也只有凭借情感才能相知相爱罢了。现在有些人自以为 能决定自己管辖的百里地盘内的人的生死,认为依靠法度威力就能做得到,对别人漠不关心,却放纵自己的一已私意,正是当今世上的俗 吏才如此这般。张侯为人慈爱平易,一接触就看得出来他的心意;所 以他到任还不到一个月,全县的官士百姓,无不喜爱他仰慕他。
感叹啊!我县的人民,努力耕种以上缴税赋。全心全意伺朋皇帝 派来的官吏,真是无所不至。即使相继死在苛刑之下,也从没敢有怨恨之心;唯独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有不能昧心作伪的,有时只能 表达在乡间小巷中的歌谣里。孔子编删《诗经》三百篇,赞美的诗歌 只有一成,意在讽刺的却有九成,正是以此来疏导百姓的情感,引导他们说出心声。如《十月之交》、《雨无正》迈样的歌谣,即便以周幽王、厉这样的暴虐,也无法禁绝。如今的有些重臣们一起向皇上迚言,不提官吏们的无良,反而诟骂我们的百姓,认为世风浇薄、人心不古。迈两百年来仁爱、孝悌、忠诚、朴实的民风民俗,难道到如今就偏偏变得恶劣浅薄了吗?
    张侯刚到任管事时,便遇到了倭寇来犯的警讯。海贼从沿海而来, 深入内陆上百里,纷纷不绝地攻到城下。张侯安然镇静地抵御来犯之敌。即便在兵荒马乱之中,也不肯沿习以前的恶劣做法,搅扰百姓。自从前年海贼来袭,县里总是在倭寇到达前就封闭城门,又严禁出城。 老百姓仅剩一点粮米菜蔬,还都被官吏役卒夺走。靠近县城的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城下呼号;城上却没有人回应他们,只坐视他们在锋刃下挣扎。更有甚者,还说要抓捕可疑的人,将他们当作海贼的间谍 而残忍地处死他们。想来含冤受苦的百姓,不单单是死在倭寇手里的。像这些以前的行径,今年都没有了。可见贤人君子的出现,哪里一定 要很久的时间!仿佛及时的雨水浇灌万物,哪有什么边际?由此可知, 张侯当真不是今天的一般俗吏。就在一月之间,我们对他的敬爱、仰慕之情便如此之深;想来知道我县民风民俗不是薄恶的人,也没有比 得张侯的了。所以我乐于向人们讲述他的事。
    张侯名叫张牧,是辛丑年的迚士,山阴人。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二)    

猜你喜欢

  • 萧拱

    【生卒】:?—1151金契丹人,本名迪辇阿不。萧仲恭子。初为猛安。海陵为相,荐为礼部侍郎。海陵将纳拱妻妹弥勒为妃,使拱迎之。既至,海陵疑拱与弥勒有染,罢归,后竟授意使人杀之。

  • 九垄银铜场

    北宋属瑞金县,在今江西瑞金市。《元丰九域志》卷6:瑞金县有九垄银铜场。

  • 中条山

    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与涑水、沁河间。《元和志》卷12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方舆纪要》卷41蒲州:中条山“其山中狭,而延袤甚远,因名”。 古称条山。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以北。《读史方舆纪要》:中条山“其山中狭,而延袤甚远,因名”。《太平寰宇

  • 黄官镇

    在陕西省南郑县中西部。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7980。镇人民政府驻黄官,人口1860。相传宋代名黄官。1958年设岭镇公社,1984年设黄官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盛产竹藤、生漆、油茶、核桃、猕猴桃。有制陶、木器加工、副食品加工等厂。为县西农贸集市。汉黄、周黄公路终点。

  • 会无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嶲郡。南朝齐废。

  • 匡如桐

    【介绍】: 明山东胶州人,字锺阳。性孝,父早逝,祖母年高,弟妹皆幼,己亦仅弱冠,独力支撑门庭。为人重然诺。有《柳庄诗集》。 【匡如桐作品 ==>】 

  • 正名五字

    即权、衡、规、矩、准五字。《管子·揆度》篇认为正名五,天下治。后喻指当朝理政。权德舆《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珪。”

  • 宋杲

    东汉扶风人,字仲乙。性轻悍,喜与人报仇,受郭泰训戒而悔改。后辟公府,迁侍御史、并州刺史。

  • 平陵墟

    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平陵镇。旧属河源县。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河源县图:县西有平陵墟,清有外委把总驻防。

  • 房恭懿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慎言。房谟子。性沉着有器度,明于从政。初仕北齐,历济阴守,有能名。北齐亡,不得调。预尉迟迥乱,兵败,废于家。入隋,以苏威荐任新丰令,治政称能。累官泽州、德州司马。得文帝嘉奖,下诏褒美,迁海州刺史。寻以国子博士何妥奏其为尉迟迥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