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时代名。自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代汉至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的六十一年间,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史称三国时期。通常亦把黄巾起义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或赤壁之战后,魏、蜀(蜀汉)、吴建国前的历史划入三国时期。
【检索三国 ==>】 古籍全文检索:三国 全站站内检索:三国
时代名。自黄初元年(220)魏文帝曹丕代汉至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的六十一年间,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史称三国时期。通常亦把黄巾起义后的军阀混战时期或赤壁之战后,魏、蜀(蜀汉)、吴建国前的历史划入三国时期。
【介绍】:唐代学者。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中,任丰王府法曹。著《造化权舆》六卷,于天宝七载表上。宋陆佃著《埤雅》,多引此书内容(陆游《跋造化权舆》)。《新唐书·艺文志三》、王尧臣《崇文总目》著录此书。作品已佚。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〇。
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部偏南、江湾河中游。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 7020。镇人民政府驻凤田街,人口240。原属龙归公社,1977年析置凤田公社。1986年建乡,1993年建镇。地处大东山东麓,属丘陵河谷平原区。主产稻,并产花生、油菜籽。有稀土、煤等矿,并有采矿、木材加工等业
亦名蓝关。北周建德二年 (573) 改清泥关名,在今陕西蓝田县,隋大业元年 (605) 移置故峣关 (今陕西商州市西北)。又称蓝关。北周建德二年(573年)以青泥关改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隋大业元年(605年)移置故峣关(今陕西商洛市西北)。唐韩愈有“雪拥蓝关马不前”诗句。
【生卒】:?—1356 【介绍】: 元康里人,字士廉。早备宿卫,为顺帝所宠。累迁殿中侍御史,声势日盛,自藩王戚里,皆遗赂之。进西僧以“运气术”媚帝,自此顺帝专事淫戏。初依附脱脱,后相倾轧。至正十二年,自中书右丞出为宣政院使,遂深恨脱脱。十四年,脱脱赴高邮攻张士诚
在今浙江余姚市城东。《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姚江驿在 “县治东一里,江北岸。宋置宁波驿,在城西,明初改置”。清康熙九年 (1670)废。
即今湖南衡南县 (驻衡阳市) 西南七十二里栗江镇。清属清泉县。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清泉县图: 衡州府西南有栗江铺。
明置,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通远街。
偏正 指见多识广、学识渊博之人。《新唐书褚遂良传》:“帝悦曰:“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遂良所谓~哉!’”△多用于学问方面。→博学多才 博古通今博大精深 饱学之士 ↔井底之蛙
1607—1677明末清初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四、五岁时跟兄长曲哇仁波且学习诵读经文,7岁授居士戒,10岁出家为僧,取名噶登措尼。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师徒同赴西藏,在噶丹寺朝拜达龙扎巴,受沙弥戒,取是法名。后入绛孜经院,拜楚程曲培和藏巴噶钦·洛哲南杰为师。3年后,又拜嘉绒哇·克珠旦巴达吉喇嘛为师,学习五部大论。天启六年(1626),在桑浦寺噶居巡回辩论中获“吉尕哇”(意为圣大师教派之支柱
钱币俗称。北魏时谓钱薄小,其眼如鸡眼者为“鸡眼”。 【检索鸡眼 ==>】 古籍全文检索:鸡眼 全站站内检索: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