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金城

赤金城

古城名。位于今甘肃省玉门市附近之赤斤。明为赤斤蒙古卫。康熙五十四年(1715),以策妄阿拉布坦侵犯哈密,清出兵征讨,并调兵前往驻防,设立屯田,安插民户。五十六年(1717),于旧城展筑新城,周1里1分,合旧城2里3分,置南、北2门。翌年,定为赤金卫驻地。雍正四年(1726),改卫为所,是清代前期抗御准噶尔部的前哨阵地。

猜你喜欢

  • 扫鬼方

    《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鬼方,是殷商时北方部族所建立的国家。扫鬼方,是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的战争。 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唐.鲍溶《苦哉远征人》诗:“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检索扫鬼方

  • 大上造

    爵名。战国时秦置,为二十等爵第十六级。秦汉沿置,亦称大良造。参见“上造”。 【检索大上造 ==>】 古籍全文检索:大上造     全站站内检索:大上造

  • 月明如水浸楼台

    浸( ㄐㄧㄣˋ jìn ):泡在水里。 形容月夜的优美景色。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归禅院,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元.无名氏《争报恩》二折:“昨宵个月明如水浸楼台,妾身将这单枕倚、翠屏挨。”

  • 伊穆圖

    读音:Yīmùtú【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原籍无考。

  • 阳关大道

    ①泛指宽阔平坦的大道。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 “存孝也,则你这一灵儿休忘了阳关大道。” ②比喻事情顺利。李欣《老生常谈 雄心壮志》: “政治斗争并不全是阳关大道,革命道路上,不能没有失败和困难。” ●唐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诗:“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 通政使

    官名。明清通政使司之长官。掌司事。明洪武十年(1377)设,一人,正三品。建文(1399—1402)中改称通政卿。永乐(1403—1424)中仍复旧制。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满、汉各一人,正三品。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一度改隶内阁。二十八年裁。官名。明、清皆置,为通政司长官,掌章奏封驳之事及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其佐属官员有左、右通政、謄黄右通政、左右参议、经历司经历、知事

  •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1)地区名。(1)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宋史·食货志·农田》:绍兴二十年

  • 南汉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天章,号秦川。南钊子。弘治十七年举人,除长山教谕,迁国子助教,转苏州府通判,以劳卒。 【南汉作品 ==>】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即叔,見叔壺(2件,集成09625-09626)、叔之行戈(集成11067),春秋中期人,曾國貴族,封於泈,故以洛為氏。

  • 霍存

    【生卒】:?—893 【介绍】: 唐末洺州曲周人。骁勇善骑射。少从黄巢,后降朱温,屡立战功。从温攻潞州,败晋人,得曹州,以存为刺史。后攻郓州,朱瑾来救,存伏兵邀击,大败之,存亦中流矢卒。 【霍存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