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偃武
提倡文教,停止武备。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提倡文教,停止武备。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人:一作“仁”。 不要相信他立身正直,须要提防他为人不仁。 古代熟语。表示对人不可轻易相信,放松警惕。语出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结交警语》:“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西游记》八一回:“老爷,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
即今广东省东莞市东北石龙镇。为广州府与惠州、潮州府交通往来要冲。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游击防守,乾隆十九年(1754年)移东莞县县丞驻此。
同“精卫填海”。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阮步兵》:“精卫衔木石,谁能测幽微?”
源见“季子貂敝”。形容奔波劳碌,功名不遂,处境困顿。唐罗隐《东归》诗:“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词语貂裘敝】 汉语词典:貂裘敝
同“沁人心脾”。草明《乘风破浪》四:“槐花的香味沁人心肺。” 见“沁人心脾”。李准《黄河东流去》(上):“这些香味随着雨丝风片,向人脸上扑过来,~,简直令人如醉如痴。”
元代新兴的诗歌体裁。有小令和套曲两种基本格式。小令是独立的支曲,套曲是同一宫调的二支以上曲子相联,有尾声,一韵到底,又称散套或套数,联缀曲牌可多可少,最多可有三十四支。 【检索散曲 ==>】 古籍全文检索:散曲 全站站内检索:散曲
深秀(1849—1898)字漪邨,又字漪春,别号孴孴子,山西闻喜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历官御史。深秀尚气节,戊戌四五月,上疏请御门誓众、厘定文体,八月初政局既变,举朝惴惴,惧大诛至,独深秀抗疏请太后归政。后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深秀博学多能,自经史百
指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金改安乡关置,属宁州。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黄河南岸。元升为安乡县。《方舆纪要》卷60河州:安乡城“在州东北五十里。吐蕃所置城桥关也”。
犹出谋划策。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正末云]‘谁合毒药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正末云]‘谁主情造意来?’[李文道云]‘是俺父亲来。’”也指出谋划策的人。《水浒传》第十八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白胜抵赖,死不肯招晁保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