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锄烧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锄烧”。经历代改进,用炉子烤制,成为“烤整羊”一类的高级风味食品,用于宴会或招待贵客。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锄烧”。经历代改进,用炉子烤制,成为“烤整羊”一类的高级风味食品,用于宴会或招待贵客。
明宣德三年 (1428) 筑,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五十五里黑石岭村。清设把总驻此。
读音:Bóshuò【源】 清蒙古八旗姓。凡四派,出鄂尔多斯、喀喇沁、科尔沁、土墨特(亦作土默特)等地(23,63,260)。【变】清正黄旗满洲主事索伦之妻为博什氏(260),〔博什〕似即博硕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氏。散处鄂尔多斯、喀喇沁等地方,为蒙古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南朝梁置,治所在定阳县(今湖北随州市西北)。西魏改为欵州。
馆驿名。又作鹿儿馆。辽置,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七沟镇附近。《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后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
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浪头镇。民国《安东县志》卷1:鸭绿江“又西南经三道浪头至大湾村,挂网沟河自西来注”。
官名,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置,属宣课提举司,从七品,掌果木市税收。其佐官有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从九品。见《元史·百官志一》。
565—616 隋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人。开皇十七年(597),从史万岁击西爨,以功授仪同。炀帝即位,随杨素击平汉王杨谅。大业中,累迁齐郡丞、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镇压王薄、郭方预、卢明月等农民起义军。转荥阳通守。后与瓦岗军战于荥阳大海寺北,遇伏,为起
在福建省南部、九龙江河口、厦门港南岸。漳州市代管。面积 1314 平方千米。人口78.2万。有少量畲族。辖12镇、2乡(含1畲族乡)。市人民政府驻石码镇。1960年由龙溪、海澄二县合并置龙海县,取二县首字为名,治今石码镇,属龙溪专区。1971年属龙溪地区。1985年属漳州市。1993年
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辖六州之首州。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附近;旧有笼统指在黑龙江地方;也有依《辽史》说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辽灭渤海后,辽太宗迁其民至今辽宁沈阳市西南,改置铁利州统之,后又复名广州。
在辽宁省新民市西南部。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红旗,人口 5650。清初正白旗人居此得名白旗堡。1956年设白旗堡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61年改大红旗公社。1983年改大红旗乡,1986年置镇。主产玉米、稻、高粱等。有地毯、服装、柳条编织等厂。京哈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