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淡水

淡水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此港湾在明万历间已有 “淡水” 之称。《东西洋考》: 倭侵扰鸡笼、淡水。崇祯元年 (1628) 曾为西班牙人所据,筑圣多明哥城。14年后又为荷兰人取代。清称为沪尾,雍正二年 (1724) 为沪尾营水师驻所。日本占领期间设淡水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淡水镇。


又作沪尾、虎尾,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东西洋考》:倭侵扰鸡笼、淡水。明崇祯二年(1629年),西班牙殖民者筑城寨,名“圣多明各”。当地人称红毛城、沪尾城或淡水城。1661年为郑成功收复,置天兴县及北路安抚司。清代与闽粤间交通最盛。咸丰八年(1858年)辟为通商口岸。同治元年(1862年)设立海关。


猜你喜欢

  • 珠勒格德

    清前期人。姓钮祜禄。隶满洲正白旗。乾隆中,以三等侍卫从军,征讨金川土司叛乱,斯第之战,救出领队大臣奎林。赐号“扎克博巴图鲁”,屡破敌阵立功,累官至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珠勒格德作品 ==>】 

  • 鲇鱼上竿

    同“鲇鱼上竹竿”。金 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鲇鱼上竿,可笑可悯。” 见“鲇鱼上竹竿”。元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可笑,可悯!”

  • 人言籍籍

    籍籍:杂乱的样子,此指议论纷纷。谓人们议论多而杂。《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清.李伯元《中国现在记》六回:“毕珠也晓得人言籍籍,心上很想做出一桩重大之事给人家看看,就可以箝制人家的嘴了。”亦作“人言啧啧”。鲁迅《呐喊.头发

  • 涅阳侯国

    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置,治今河南邓州市东北穰东镇。文帝时改为涅阳县。

  • 惜香怜玉

    见“怜香惜玉”。元无名氏《端正好相忆》套曲:“~那情欢,端的是心无厌,锦帐内效鹣鹣。”

  • 自取其辱

    取:招致。自己导致自己遭受侮辱。语本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过誉》:“今见辱者,必有以招之;身自取焉,何尤于人?” 主谓 自己招致侮辱。[例]苦口良言听不进去,~也就在所难免。△贬义。多用于描写处世方面。→自取其祸↔自求多福

  • 郭守愿

    后周太祖侄。原名守筠,后避讳而改。郭威起兵,为后汉隐帝所杀。后周建立,赠左领军卫将军。 【郭守愿作品 ==>】 

  • 康植

    【介绍】: 唐灵州人。玄宗开元时缚叛胡康待宾,平六胡州,擢左武卫大将军,封天山县男。 【康植作品 ==>】 

  • 内茶汤步磨务

    官署名。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置,掌硙末茶汤供翰林司,以北排岸官兼领。后废。官署名。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置,掌硙末茶汤供翰林司,监官以北排岸官兼任,后罢废。

  • 丁字湾市

    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十里湘江东岸丁字镇。清嘉庆《长沙县志》卷4:丁字湾“砠石崔嵬,横出岸外,水至此出入迂回,形如丁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