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乾
【生卒】:?—1574
【介绍】:
明顺天府东安人,字子元,号清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隆庆初进南京户部尚书。时内供日多,屡下部取太仓银,又促市珍珠黄绿玉诸物。体乾常上疏力争,积忤穆宗之意,夺官。万历初,起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寻致仕卒。
【刘体乾作品 ==>】
【生卒】:?—1574
【介绍】:
明顺天府东安人,字子元,号清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隆庆初进南京户部尚书。时内供日多,屡下部取太仓银,又促市珍珠黄绿玉诸物。体乾常上疏力争,积忤穆宗之意,夺官。万历初,起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寻致仕卒。
见〔岁在申酉,乞浆得酒;岁在辰巳,嫁妻卖子〕。 【检索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 古籍全文检索: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全站站内检索: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宋史。孝宗本纪一》:“丙申,制曰:‘比遣王抃,远抵颍滨,得其要约。寻澶渊盟誓之信,仿大辽书题之仪,正皇帝之称,为叔侄之国,岁币减十万之数,地界如绍兴之时。”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区作战。出自唐裴行俭事迹。裴行俭(619-682年),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拜左卫仓曹参军。显庆二年(657年)迁长安令。麟德二年(665年)拜安西大都护,后调任吏部侍郎,掌选事十余年之久。仪凤四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保之,号二如,晚号还读老人,又号还独老人。嘉庆诸生。工书法,学刘墉,颇神似。曾集刘墉书刻《曙海楼帖》。召邑中能文者论艺于曙海楼,造就甚多。 【王寿康作品 ==>】
源见“郢匠挥斤”。指高超的技艺。宋 孙觌《蜀妇新寡从何纯中读左氏戏呈纯中》诗:“朱弦久零落,鸾胶续其断……一挥斫鼻斤,便举齐眉案。” 【检索斫鼻斤 ==>】 古籍全文检索:斫鼻斤 全站站内检索:斫鼻斤
秦置。西汉初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汉书· 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 “淩水所出”,因名。元鼎四年 (前113) 改为泗水国,封常山宪王子商为王,都此。东汉复为淩县,属广陵郡。西晋属下邳国。永嘉后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北六塘河南岸。属东海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封常山宪王子商为泗水王,都此。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国除,以县属广陵郡。西晋属下邳国。永嘉后废。
村名。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南部,濒临长江。属玉带镇。人口500。向为江边渡口,故名。江滩芦苇资源丰富,编织业历史悠久。有客轮通南京。
东汉末八名士之美称。即指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㝢等八人。《后汉书党锢列传》:“俊者,言人之英也。”桓、灵时均被列为党人而遭禁锢。 【检索八俊 ==>】 古籍全文检索:八俊 全站站内检索:八俊
胡骑、越骑合称。汉武帝置北军八校尉,以长水校尉、胡骑校尉领胡骑,屯宣曲、池阳;以越骑校尉领内附越人之为骑者,屯长安。三辅亦有胡越骑。均为中央直属常备军,戍卫京师,亦从征伐。宣帝欲收霍氏权,诸领胡越骑、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以所亲信许、史子弟代之(《汉书霍
(《魏志•卢毓传》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