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梁书·王锡传》

《梁书·王锡传》


梁书
原文
    王锡字公嘏,琳之第二子也。幼而警悟,与兄弟受业,至应休散,常独留不起。年七八岁,犹随公主入宫,高祖嘉其聪敏,常为朝士说之。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虽童稚之中,一无所好。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俱为太子舍人。丁父忧,居丧尽礼。’服’阕,除太子洗马。时昭明尚幼,未与 臣僚相接。高祖敕:“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缵,条表英华,朝中髦俊,可以师友事之。”以戚属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称疾不行,敕许受诏停都。王冠日,以府僚摄事。普通初,魏始连和,使刘善明来聘,敕使中书舍人朱异接之,预宴者皆归化北人。善明负其才气,酒酣谓异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异对曰:“异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善明乃曰:“王锡、张缵,北间所闻,云何可见?”异具启,敕即使于南苑设宴,锡与张缵、朱异四人而已。善明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谑,锡、缵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善明甚相叹挹。他日谓异曰:“一日见二贤,实则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 时年二十四。谓亲友曰:“吾以外戚,谬被时知,多叨人爵,本非其志;兼比羸病,庶务难拥,安能舍其所好而徇所不能?阕乃称疾不拜。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 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具衣一袭谨贞子。(选自《梁书•王锡传》,有删改) 

译文
    王锡字公嘏,是王琳次子。自幼机敏聪慧,与兄长弟弟从师学习,到要散学的时候,常常独自留下,不肯走来。七八岁时,还随公主进宫,高祖(梁武帝萧衍)嘉奖他聪明,经常向朝官称赞他。(王锡求学)专心竭力不知疲倦,以致损伤了右眼。公主常常节制他学习,替(他)装饰住宅。虽然(他)还是小孩,却没有什么嗜好,十二岁时,入国子学做学生。十四岁时,因(品行)高洁淳美受荐举,授官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一同担任大子舍人。遭遇父亲去世,守孝恪尽礼节。守丧期满除服,授官太子洗马。当时昭明太子年纪尚幼,未曾接见群臣百官。高祖嘱咐(他)道:“太子洗马王锡、秘书良张缵,是亲戚中声誉美好之人,朝官中才智杰出之,(你)可用对待师友的礼节奉事他们。”因皇亲身份封永安侯,授官晋安王友,王锡称病未让任,(高祖)下准他秉承诏命,但留在京城。晋安王行冠礼时,(王锡凭王府僚属身份治事。普通初年,北魏才(与梁朝)交好,派遣刘善明作为聘使,(高祖) 命中书舍人朱异接待,参与宴会的都是归顺南朝的北魏人士。善明倚待他的才气,酒甜耳热之时对朱异说:“贵国像中书大人这样富于才学而又善辩的有几人?”朱异对答道:“我之所以能接待宾客,主持筵席,是因为各司其职,掌管此事。两国互相往来和好,重在敦睦亲密友好之谊;如若只是推重才智机辩,就无须相互出使了。”善明这才说道“王锡、张缵,是驰名北朝的人物,怎样才能一见?”朱异详细奏闻,(高祖)下令就在南苑置备酒宴,(参与者)仅王锡、张缵、朱异(与刘善明)四人而已。善明赴宴,论经书史籍,兼以调笑戏谑,王锡、张缵随机应对,没犹疑不决,未曾求教一事,善明叹服不已。后来对朱君说:“一天中见到两位贤者,实在符合我的期望,没有才德出众的人,怎能治理好国家!”(他)转任中书郎,升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当时才二十四岁。(他对亲戚友人说:“我凭外戚身份,浪得时名,为人所知屡受爵禄,不是我本来志向;加上近年衰弱生病,各种事务积压不决,怎能舍弃自身爱好,却去勉为其难呢?”就称病不接受任命。于是遣散衙役,谢绝宾客,闭门深思,房舍萧条。中大通六年正月,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赠侍中,赐予东园秘器,君臣朝会时所穿礼服一套、衣服一件。谥号贞子。  

《梁书·王锡传》    

猜你喜欢

  • 萧拱

    【生卒】:?—1151金契丹人,本名迪辇阿不。萧仲恭子。初为猛安。海陵为相,荐为礼部侍郎。海陵将纳拱妻妹弥勒为妃,使拱迎之。既至,海陵疑拱与弥勒有染,罢归,后竟授意使人杀之。

  • 九垄银铜场

    北宋属瑞金县,在今江西瑞金市。《元丰九域志》卷6:瑞金县有九垄银铜场。

  • 中条山

    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与涑水、沁河间。《元和志》卷12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方舆纪要》卷41蒲州:中条山“其山中狭,而延袤甚远,因名”。 古称条山。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以北。《读史方舆纪要》:中条山“其山中狭,而延袤甚远,因名”。《太平寰宇

  • 黄官镇

    在陕西省南郑县中西部。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7980。镇人民政府驻黄官,人口1860。相传宋代名黄官。1958年设岭镇公社,1984年设黄官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盛产竹藤、生漆、油茶、核桃、猕猴桃。有制陶、木器加工、副食品加工等厂。为县西农贸集市。汉黄、周黄公路终点。

  • 会无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嶲郡。南朝齐废。

  • 匡如桐

    【介绍】: 明山东胶州人,字锺阳。性孝,父早逝,祖母年高,弟妹皆幼,己亦仅弱冠,独力支撑门庭。为人重然诺。有《柳庄诗集》。 【匡如桐作品 ==>】 

  • 正名五字

    即权、衡、规、矩、准五字。《管子·揆度》篇认为正名五,天下治。后喻指当朝理政。权德舆《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珪。”

  • 宋杲

    东汉扶风人,字仲乙。性轻悍,喜与人报仇,受郭泰训戒而悔改。后辟公府,迁侍御史、并州刺史。

  • 平陵墟

    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平陵镇。旧属河源县。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河源县图:县西有平陵墟,清有外委把总驻防。

  • 房恭懿

    【介绍】: 隋河南洛阳人,字慎言。房谟子。性沉着有器度,明于从政。初仕北齐,历济阴守,有能名。北齐亡,不得调。预尉迟迥乱,兵败,废于家。入隋,以苏威荐任新丰令,治政称能。累官泽州、德州司马。得文帝嘉奖,下诏褒美,迁海州刺史。寻以国子博士何妥奏其为尉迟迥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