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阳侯国
西汉地节二年(前68)封赵顷王子说置。治今河北鹿泉市东北。属常山郡。东汉废。
【检索乐阳侯国 ==>】 古籍全文检索:乐阳侯国 全站站内检索:乐阳侯国
西汉地节二年(前68)封赵顷王子说置。治今河北鹿泉市东北。属常山郡。东汉废。
源见“鲲鹏展翅”。喻居高位的人。宋 李曾伯《摸鱼儿.送窦制幹赴漕趁班》词:“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亦借指高入云端的大山。宋 苏轼《次韵孙职方苍梧山》:“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介绍】:见孙光宪。
又名章山、章洛山、九岭山、杨林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地理志》 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秦蜀守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元和志》 卷31什邡县: “洛通山在县西三十九里。李冰导洛通山,谓此也。”古山名。今四川省什邡县西北高景关两边之山。《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导洛通山洛水”;《太平寰宇记》
即陕原。在今河南陕县西南。《续汉书郡国志》:弘农郡陕县有“陕陌”。刘昭注:“《博物记》:‘二伯所分’。”参见“陕原”。 【检索陕陌 ==>】 古籍全文检索:陕陌 全站站内检索:陕陌
吴人。十九岁时钱氏子卒,绝食。三年后,有请婚者,吞金环而死。
【生卒】:1593—1659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宾工,号佛民。明诸生。入清,居复阁中,平日所教生徒,亦不能见面。竟不剃发而终。 【陆观作品 ==>】
形容毫不可惜地抛弃。鲁迅《 “有名无实” 的反驳》: “血汗金钱所合并成立之阵地,多未重用,弃若敝屣,至堪痛心。” 参见:○弃如敝屣 见“弃之如敝屣”。鲁迅《“有名无实”的反驳》:“血汗金钱所合并成立之阵地,多未重用,~,至堪痛心。”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黑牙蛮答哥,华言黑狱帝主也”。梵文krisnayamantaka,译为“黑狱帝主”,举行密宗法事时向此神祈求招福消灾。
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中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刁铺,人口8600。原为刁姓摆渡,称刁家渡。明设驿铺,称刁家渡铺。清一度改名迁善铺、环溪。民国称环溪镇,今仍旧称。1949年设刁铺镇,1958年属口岸公社。1959年析出建刁铺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复置镇
即今河北昌黎县东南二十五里团林乡。明弘治《永平府志》卷1里社:昌黎县有团林社。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东南有团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