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胶鬲

胶鬲

【介绍】:

    商周时人。本为纣臣,遭纣之乱,遂隐逸从事商贩。周文王于鱼商盐贩之中得其人,举以为臣。


【胶鬲作品 ==>】 

猜你喜欢

  • 陈鹄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鹄号西塘,南阳人。生平事迹无考。著有《耆旧续闻》十卷。四库提要卷一四一:“《耆旧续闻》十卷。……(陈)鹄始末无考,书中载陆游、辛弃疾诸人遗事,又自记尝与知辰州陆子逸游,则开禧以后人也。所录自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捃拾颇多,间或于条下夹注书名及所说人名字

  • 务德县

    南朝陈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后改为良德县。 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属电白郡。陈末改名良德县。

  • 式道右候丞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右候副职。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右候之副,车驾出,掌佐式道右候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 一沐三捉发

    沐:洗头。捉:用手握住。 沐浴一次要三次握住头发起水。 形容公务繁劳和求贤心切。语出《吕氏春秋.谨听》:“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后多引作〔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捉:亦作“握”。哺( ㄅㄨˇ bǔ ):口中含嚼的食物。字一作“餔”。意谓洗一次澡和吃一顿饭,中间都要停下三次。极言为延

  • 元日立春,秦观、王钦臣有诗,苏轼次韵。

    秦观时任馆职,秦瀛重编《淮海先生年谱》:“元日立春,先生作绝句三首。故事,立春日翰苑供诗帖子。”秦观诗即《元日立春三绝》(此度春非草草回)(发春献岁偶然同)(摄提东直斗杓寒),见《淮海集》卷十。苏轼诗即《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省事天公厌两回)(己卯嘉辰寿

  • 祁窩藻简放湖南提督学政,七月到任。

    道光五年冬任满还都。于任内选刻《湖南试牍》。据《观斋行年自记》。

  • 明珠生蚌

    源见“老蚌生珠”。喻出色的儿子生于出色的父亲。《群音类选.〈百顺记.王曾得子〉》:“荷皇天宠赐,一子承宗。纵休夸佳兆为熊,尤幸似明珠生蚌。” 主谓 比喻优秀的儿子生于优秀的父亲。语本《三辅决录》:“韦康,字元将,弟诞,字仲将,孔融与其父书曰:‘前日元将来,渊

  • 四带巾

    明代庶民所戴头巾。后改为四方平定巾。 【检索四带巾 ==>】 古籍全文检索:四带巾     全站站内检索:四带巾

  • 神仙山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7永宁县 “双髻山” 条下: “又神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径路崎岖,其上平衍。有神仙砦,相传辽、金时所置。”②在今四川开县东二里。《寰宇记》 卷137开州开江县: “神仙山在县东清江水东四里。古老传云:昔有仙人衣朱衣,乘白马登此山。本道以闻。天宝二载敕置坛,号神仙宫。” 《元史· 杨文安传》: 至元间,“宋都统弋德复据开州,文安乃筑城神仙山以逼之”。即此。

  • 冬,卫惠公出奔。

    左公子浊,右公子职作《芄兰》之诗,讽刺惠公诬兄谋国,骄而无礼。初,卫宣公夺其子急子(《史记》作“伋子”)之妇而恶急子。公子朔谋君位,又诬其兄急子于宣公。宣公设计使盗杀急子,朔于是立,为惠公。宣公之弟公子浊、公子职不服,逐惠公,惠公奔齐。事见《左传桓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