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穷乃工诗

穷乃工诗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凡士之蕰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什么叫“穷乃工诗”?不是说穷就能写出好诗来,而是说诗人处于穷困的折磨中,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思想性和艺术性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好诗。为什么说“穷乃工诗”呢?要而言之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因而言之有物。第二,由于遭受打击与困苦的折磨,使诗人凝成感情的郁结,因而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概括力和饱满愤发的激情。第三,由于和广大的群众情感呼吸息息相通,因而是非爱憎往往具有人民性的价值。第四,由于能深入地接触并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生活现象,不但易于激发创作的灵感,而且状物抒情摹景写人都能纯熟巧妙地驾驭各种艺术手段,准确自然地加以表现。第五,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穷苦使诗人能够接近语言的源泉,这就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第六,困苦中流出的是血泪凝成的真情实感,因而发聋震瞆,能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火焰。它决非矫柔造作,无病呻吟,思絮平庸,内容空洞,面孔苍白,语言枯燥的上流社会的应酬之作所可比拟的。后因用为贫穷往往能激发好诗的典故。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酒能作病真如此,穷乃工诗却未然。”此反用其意。


【检索穷乃工诗 ==>】 古籍全文检索:穷乃工诗     全站站内检索:穷乃工诗

猜你喜欢

  • 朝岩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方舆纪要》 卷108梧州府怀集县: 朝岩 “在县西八十里。岩口幽窄,中甚明敞。其西南三里曰燕岩,石峰峭拔,洞口高敞,中容数百人,燕巢其间,因名”。

  • 杨田营

    即今江西宁都县北禾尚坪。晋为宁都县治。

  • 读音:Yàng【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 万盛场

    即今四川重庆南桐矿区治所。民国《南川县志》卷2:万盛场“左有荣懿镇。又名石鹅乡,正南八十里”。盛产煤。

  • 常璩

    东晋江原(今四川崇州东南)人,字道将。十六国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李势投降,晋封势为归义侯。著有《华阳国志》、《汉之书》(一名《蜀李书》,已佚)。 【检索常璩 ==>】 古籍全文检索:常璩     全站站内检索:常璩

  • 什瑚尔伯克

    即“什和勒伯克”。 【检索什瑚尔伯克 ==>】 古籍全文检索:什瑚尔伯克     全站站内检索:什瑚尔伯克

  • 朵而只伯

    ?—约1438 明时鞑靼部长。属知院阿鲁台。阿鲁台死,徙居亦集乃(治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黑城),侵扰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后数为明军所败,伤亡殆尽,乃归附明朝。 【检索朵而只伯 ==>】 古籍全文检索:朵而只伯     全站站内检索:朵而只伯

  • 杨继业

    即“杨业”。 【检索杨继业 ==>】 古籍全文检索:杨继业     全站站内检索:杨继业

  • 商丘县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置。治今河南商丘市南。明清为归德府治。 【检索商丘县 ==>】 古籍全文检索:商丘县     全站站内检索:商丘县

  • 酌泉

    同“酌贪泉”。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谨当闭阁以思政,酌泉以励心。”【词语酌泉】   汉语词典: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