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珹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寄畅主人。高宗※弘历第四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袭郡王。四十二年卒,谥端。嘉庆四年(1799),追封履亲王。著有《寄畅斋诗稿》。
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寄畅主人。高宗※弘历第四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袭郡王。四十二年卒,谥端。嘉庆四年(1799),追封履亲王。著有《寄畅斋诗稿》。
亦作洌水。即今朝鲜大同江。《汉书地理志》 乐浪郡吞列:“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海,行八百二十里。” 古水名。即今朝鲜大同江。东汉以后又名贝水(贝江)。
指春末夏初被风雨摧折的绿叶红花。多用于衬托凄凉的心境。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亦作“愁红惨绿”。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闲小立,困相扶。夜来风雨有情无?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元.兰楚芳《愿成双.春
在今宁夏灵武县西。《金史·西夏传》:夏相任得敬胁其主仁孝欲分夏国,大定十年 (1170)“乃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即此。
同“仰事俯畜”。明陈子龙《舟次七里濑》诗:“念彼岩中人,资身合舒卷。我劳复如何,晨夕事仰俯。”【词语仰俯】 汉语词典:仰俯
源见“漱石枕流”。指隐居山林。明 汤显祖《游碧涧同外父》诗:“童子春年戏,孙公漱石情。” 【检索孙公漱石 ==>】 古籍全文检索:孙公漱石 全站站内检索:孙公漱石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珠江中。清仇池石 《羊城古钞》 卷2: 海珠石 “在越王台南,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语云: ‘南海有沉水之香,亦有浮水之石’ 谓此也。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夜辄有光怪,故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则曰海珠云
【介绍】:明顺天府文安人,字永立,号豫吾。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累官给事中。座主高拱授意使劾徐阶,不允,且绝意仕进,以著书自娱。
《隋书》陆爽附侯白传:“爽同郡侯白,字君素,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尤辩俊。举秀才,为儒林郎。通悦不恃威仪,好为诽谐杂说,人多爱狎之,所在之处,观者如市。杨素甚狎之。……高祖闻其名,召与语,甚悦之,令与秘书修国史。每将擢之,高祖辄曰‘侯白不胜官’而止。后给五品
旧区名。1949年由无锡市设置(无锡市原属苏北行署区,1952年改属江苏省)。在今江苏省无锡市区中部。1951年并入无锡市第一区。
唐渤海国置,号上京。治所在龙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唐天宝末年(755)建都于此。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二市和海林县地。辽废。渤海置,并建号上京。治龙州(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东京城)。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一带。公元8世纪中叶大钦茂定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