墧
【源】 见《集韵》(86)。
【源】 见《集韵》(86)。
①维吾尔语音译。意为“腰站”,指设于驿路两大站之间的小站。以供过往商民饮水与休息之用。汉民讹呼为“阑干儿”。 ②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水道记》。位于古里峡(古尔恰)西120里,鄂什(奥希)东80里。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希东南兰加尔。
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西游记》九二回:“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并我师一风摄去。”明.无名氏《鸣凤记.忠佞异议》:“老爷还是送流年的没春,不识好歹!”《文明小史》五二回:“你们这班牛马奴隶,真真不识好歹。” 述宾 不知道是非
读音:Lìn【综】 源出不详。北京(91)、四川郫县(62)、成都(91)、陕西城固(383)、台湾屏东、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郫县等地有分布。郫县等地公安局提供; 《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介绍】: 三国吴曲阿人。弘咨孙,孙权外甥。孙休时以五官中郎将与纪陟使魏,不辱使命。迁中书令、太子少傅。 【弘璆作品 ==>】
【介绍】: 明浙江寿昌人,字廷器。正德间举人,官国子监助教,出判凤阳。归筑室而居,精研理学。有《读易索隐》。 【洪鼎作品 ==>】
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 (宝昌镇) 东。清乾隆《口北三厅志》 卷2: 随客河 “源出他贲托罗海山,西南流入镶白旗察哈尔牧厂界,乌可尔河东南来会之,西流注克勒泊”。
1216—1274 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初名侃,字仲晦。年十七为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上人。乃马真后元年(1242),经海云推荐入忽必烈幕府,备受信任。海迷失后二年(1250),向忽必烈上书言策。宪宗三年(1253),随忽必烈出征云南,六年至八年,筹建开平城(后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 政 者 備 注 東周 姬班 洛邑 匡王 2 魯 興 曲阜 文公 16 齊 商人 營丘 懿公 2 晉 夷皋 絳 靈公 10 秦 罃 雍 康公 10 楚 侶 郢 莊王 3 滅庸 宋 杵臼 商丘 昭公 9
明湖广广济人。父早死,佣工养母。母年衰起居甚艰,每负置田畔奉食。有山数弓,田一亩,以先垄所在,虽饥寒不肯出售。母卒,构舍于墓侧。嘉靖初卒于墓舍。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今名尖山寺。《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尖山“群峰攒列,顶有石砦,环以二泉。其南有赤岭,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 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代唐同光三年(925)九月,“幸尖山射雁”。《清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