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海北海

南海北海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

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诸侯联军侵入蔡国,得胜后转而伐楚。楚成王派使者对桓公交涉说:贵君住在北海,我君地处南海,相隔辽远,两不相干,为什么要兴师侵伐我楚国呢?后喻辽远之典。

宋.黄廷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此处喻相隔之远,相思之深。


【检索南海北海 ==>】 古籍全文检索:南海北海     全站站内检索:南海北海

猜你喜欢

  • 孔镛

    【生卒】:1417—148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官都昌知县,成化元年升知高州府,谕平境内瑶、壮民暴动。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 【孔镛作品 ==>】 

  • 吹气若兰

    见“吹气如兰”。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检索吹气若兰 ==>】 古籍全文检索:吹气若兰     全站站内检索:吹气若兰

  • 有仍

    又称有仍氏。夏代方国。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左传·哀公元年》:“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竹书纪年》亦载:“少康自有仍奔虞。”据《路史》:“太昊后任国,或曰仍也。”夏代方国。又称有仍氏。在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

  • 弘静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升弘静镇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大业初属灵武郡。唐属灵州,神龙元年(705)改为安静县。古县名。又作宏静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属灵武郡。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安静县。

  • 伏羌城

    北宋熙宁三年(1070)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冬十月,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诸将皆罢兵。”即此。金属秦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伏羌县。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属秦凤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伏羌县。

  • 员外散骑侍郎

    官名。初为正员之外添差之散骑侍郎,无员数,后成定员官。西晋武帝始置,南朝、北魏、北齐沿置,属散骑省(东省、集书省),初多以公族、功臣子充任,为闲散之职,常用以安置闲退官员、衰老人士。南朝陈为三公之子起家官。梁三班,陈七品。北魏初沿例授予南朝北奔之士,班比吏部郎,员六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下,二十三年改七品上。北齐此官所授颇滥,集书省设一百二十员,七品上。隋初为门下省属官,职掌同散

  • 李蔼,《太平广记》卷一八三贡举六引《卢氏杂说》:“李蔼应举功勤,敏妙绝伦,人谓之

  • 虛連題

    读音:Xūliántí【源】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姓虚连题,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等,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联姻(7,60,62)。【变】 一作〔虚连头〕(91)。

  • 巴陵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下隽县巴丘城置。相传夏后羿斩巴蛇于此,积骨如丘陵,因以为名。治今湖南岳阳市。东晋咸和四年(329),都督荆雍益梁交广宁七州军事、荆州刺史陶侃以江陵偏远,移镇巴陵,即此。南朝宋以后,历为巴陵郡、巴州、岳州、岳州路、岳州府治所。1913年改为岳阳县

  • 约本年前后,宫女有题诗置于袍中,以抒相思之情。

    《唐诗纪事》卷七八僖宗宫人条载:“僖宗自内出袍千领,赐塞外吏士。神策军马真,于袍中得金锁一枚,诗一首云:‘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真就市货锁,为人所告,主将得其诗,奏闻。僖宗令赴阙,以宫人妻真。后僖宗幸蜀,真昼夜不解衣,前后捍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