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焯
【生卒】:1853—1892
清江苏丹徒人,流寓泰州,字亦峰,原名世焜,字耀先。光绪十四年举人。工诗词及词学理论。有《白雨斋词话》、《词则》、《词坛丛话》等,又编有《云韶集》。
【生卒】:1853—1892
清江苏丹徒人,流寓泰州,字亦峰,原名世焜,字耀先。光绪十四年举人。工诗词及词学理论。有《白雨斋词话》、《词则》、《词坛丛话》等,又编有《云韶集》。
即今四川白玉县南盖玉乡。民国 《白玉县志》 路道: “南路出城,沿白玉河路道平坦,经盖玉大吉七十里至沙玛宿,地方沃野。”
源见“苏秦六印”。指赖以谋生的田地。后多用以为归隐之词。北周 庾信《拟咏怀》之二:“洛阳 苏季子,连横遂不连。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元 萨都剌《上赵凉国公》诗:“笑辞天上九鼎贵,来种江东二顷田。”
唐都长安宫殿。位于长安外郭东垣隆庆坊,原为李隆基(玄宗)藩邸。开元二年(714)置宫,因坊为名,避玄宗讳,称兴庆宫。后复扩建夹城,谓之南内。宫城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呈长方形。内有兴庆殿、南熏殿、长庆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并以夹城
官署名。简称侍卫马军司或马司。北宋初分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而置,与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分掌全国禁军之统领,兼总厢兵,统兵官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各一员,掌禁军马军诸指挥之名籍,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 所领马军,自龙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使,龙卫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 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
又作大阳埠。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太阳埠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东北有太阳埠汛。
新字次明,号葛山、辑斋(一作缉斋),漳浦人,世远族子。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溢文恭。著有《辑斋文集》八卷附录二卷、《诗稿》八卷首一卷。事迹见《清史列传》本传、《清史稿》本传。
河内(今山西沁阳)人。父及二兄去世,她事母甚谨。又奉二寡嫂同居,使得保全贞节。母死,亲负土为四坟,手植松柏,居墓侧终身。 【生卒】:?—121 【介绍】: 东汉泰山盖县人,字文思。安帝元初二年以太仆迁太尉。承望大将军邓骘意旨。建光元年,邓太后死,骘自杀,英罢太尉,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干崖甸 (今云南盈江县东三十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盈江县东北部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为镇西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盈江县东北旧城镇。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盈江上游地区。明洪武十五年(138
是日携子同知及诸生渡江,饮于载酒阁,论诗云:“言必是我言,字是古人字。固宜多读书,尤贵养其气。气正期有我,学赡乃相济。……从来立言人,绝非随俗士。”(《巢经巢诗集》卷七)
同“负荆请罪”。《平山冷燕》八回:“乞小姐先率领于太师、夫人前,匐伏荆请,然后敢领小姐之教。”【词语荆请】 汉语词典: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