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鏊(1456—1524)卒。

王鏊(1456—1524)卒。

王鏊在明代以举业擅名。邵宝《大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致仕赠太傅谥文恪王公墓志铭》:“嘉靖三年三月十一日,少傅王公卒于吴城里第,于是公致仕归十五年矣。……公卒时,距其生景泰七年八月十七日,寿六十九。”“文徵明《太傅王文恪公传》:“公名鏊,字济之,世称守溪先生,吴洞庭山人也。”“甲午遂以第一人荐。明年试礼部,复第一。廷试以第一甲第三人及第。”授编修,历侍讲谕德、少詹,兼侍讲学士,擢吏部侍郎入阁参预机务。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于是公闲居十有六年,年七十有五矣。嘉靖三年甲申三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讣闻,上为辍视朝一日,追赠太傅,谥文恪。”“好学专精,不为事夺,少工举子文,既连捷魁选,文名一日传天下,程文四出,士争传录以为式。公叹曰:‘是足为吾学耶?’及官翰林,遂肆力群经,下逮子史百家之言,莫不贯总。”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传》:“无锡尚书国贤,与公婿徐学士子容,皆文名冠一时。其称公之文,规模昌黎以及秦汉,纯而不流于弱,奇而不涉于怪,雄伟俊杰,体裁截然,振起一代之衰。得法于孟子,论辩多古人未发。诗萧散清逸,有王岑风格。书法清劲自成,得晋唐笔意。天下皆以为知言。阳明子曰:王公所深造,世或未之能尽也。然而言之亦难矣。著其性善之说,以微见其概,使后世之求公者以是观之。”《明史》本传:“鏊博学有识鉴,文章尔雅,议论明畅。晚著《性善论》一篇,王守仁见之曰:‘王公深造,世未能尽也。’少善制举义,后数典乡试,程文魁一代。取士尚经术,险诡者一切屏去。弘、正间,文体为一变。”《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王鏊《史余》一卷、《姑苏志》六十卷、《震泽编》八卷、《震泽长语》二卷、《震泽集》三十六卷、《春秋词命》三卷,《震泽集》提要曰:“鏊以制义名一代。虽乡塾童稚,才能诵读八比,即无不知有王守溪者。然其古文亦湛深经术,典雅遒洁,有唐、宋遗风。盖有明盛时,虽为时文者亦必研索六籍,泛览百氏,以培其根祗,而穷其波澜。鏊困顿名场,老乃得遇。其泽于古者已深,故时文工而古文亦工也。史称鏊上言欲仿前代制科,如博学鸿词之类,以收异才。六年一举。尤异者,授以清要之职。有官者加秩。数年之后,士类濯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时不能用。又称鏊取士尚经术,险诡者一切屏去。弘、正间文体为之一变,则鏊之所学可知矣。集中《尊号议》《昭穆对》,大旨与张璁、桂萼相合,故霍韬为其集序,极为推挹,至比于孔门之游、夏,未免朋党之私。然其谓鏊早学于苏,晚学于韩,折衷于程、朱,则固公论也。其《河源考》一篇,能不信笃什所言,似为有见。而杂引佛典道书以驳昆仑之说,则考证殊为疏舛。此由明代幅员至嘉峪关而止,轺车不到之地,徒执故籍以推测之,其影响揣摩,固亦不足怪矣。”《明诗纪事》丙签卷十录王鏊诗十二首,陈田按语云:“文恪以文章名一世,集中七言律绝,格调风致,竟尔不凡。”

猜你喜欢

  • 屠滽

    【生卒】:1441—1512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朝宗,号丹山。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所至有政绩。累迁吏部尚书。爱惜人才,斥抑侥幸。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宁宫成,诏许乌斯藏僧入宫庆祝。滽再疏谏止。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后以忤刘瑾,致仕

  • 学贯天人

    参见:学究天人主谓 谓学问渊博,贯通天理与人道。朴趾源《农说》:“紫阳夫子,~。”△褒义。多用于赞扬有知识人。→学富五车 ↔学浅才疏 才疏学浅 学疏才浅 学究天人 学际天人【词语学贯天人】  成语:学贯天人

  • 鄉媛山樵撰《补红楼梦自序》。

    序云:“妙哉!雪芹先生之书,情也,梦也;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者也。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妙文,乃忽复有后、续、重、复之梦,则是乘车人鼠穴、捣齑啖铁杵之文矣。无此情而竟有此梦,痴人之前尚未之信,矧稍知义理者乎?此心耿耿,何能释然于怀。用敢援情生梦、梦生情之义,而效

  • 三墨

    战国后期墨家的三个派别。墨子死后,墨家分离为三派。三墨之说又不相同。一说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亦作柏夫氏或祖夫氏之墨)和邓陵氏之墨。见《韩非子显学》。一说分为北方相里勤、五侯二派;南方一派,即邓陵氏之墨。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又一说:相里勤、五侯一派,重

  • 江橘千头

    同“千头木奴”。宋黄庭坚《和师厚效居》:“江橘千头供岁计,秋蛙一部洗朝酲。”

  • 罗卜藏衮布

    ①(?—1707)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衮布伊勒登长子。康熙四年(1665),与弟达尔玛达喇等率众附清,授二等台吉,赐马、牛、羊。二十一年(1682),父卒,袭札萨克多罗贝勒。二十九年(1690),以准噶尔部噶尔丹侵扰喀尔喀左翼各部,受命备兵汛地,侦御噶尔丹。三十五年(1696),奉命率本部兵赴乌勒辉,随军征噶尔丹。 ②见“罗卜藏衮布阿喇布坦”(1426

  • 孙光宪

    【生卒】:?—968【介绍】:五代宋初陵州贵平人,字孟文,号葆光子。少好学。游荆渚,依高从诲任从事,历保融、继冲三世,皆为幕府,累迁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宋军入荆南,以劝献三州地,太祖甚悦,授黄州刺史。博通经史,聚书校雠,工诗词,好著书。有《北梦琐言》等。

  • 方坰

    【生卒】:1792—1834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思臧,号子春。嘉庆二十一年举人,官武义、钱塘训导。后笃志程朱之学,论道说理,不为玄虚之谈。有《方学博全集》。 【方坰作品 ==>】 

  • 广阳水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小清河。《水经圣水注》:“圣水又东,广阳水注之。水出小广阳西山,东径广阳县故城北。又东福禄水注焉。水出西山东,南径广阳县故城南,东入广阳水,乱流东南至阳乡县右注圣水。”《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广阳河,“《旧志》,广阳河一名义河,源

  • 桂超万

    【生卒】:1784—1863 【介绍】: 清安徽贵池人,字丹盟。道光十二年进士,知江苏阳湖。同治初官至福建按察使。卒于官。有《惇裕堂古文》、《宦游纪略》、《养浩斋诗稿》。 【桂超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