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言志

杜诗言志

清康熙间佚名所撰。凡十二卷。是书为公私著录所未载,至1957年始由扬州古旧书店从泰州购得抄本,1963年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雕版刊行,一函八册。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又出校点铅印本。此书共选杜诗215题,327首,大抵以黄鹤之编年为序。其选释杜诗,重在知人论世,取录足以深窥诗人心志者,释诗而意在论人,故其于言简意明者不选,无深意者不选,只选那些论析有据且具微言大义的诗作。该书体例,录诗之后,不单作词语之诠释,而是在释诗为文的叙述之中,重在剖解诗人作诗之意旨,时有己见。其评论之诗有时亦联系他诗,意在总结其规律性之特征,于杜诗之艺术手法,亦颇有精到之分析。然是书似嫌琐细繁絮,有时亦难免求之过深而反失本意,泥于一点而不及其余。然仍不失为一部研治杜诗的清初佳作。

猜你喜欢

  • 浪訛

    读音:Làng’é【源】 西夏人姓(3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朗鄂特〕(24)。【人】 浪讹进忠,西夏时左枢密(24,31)。浪讹元智,西夏时殿前太尉(24,31)。

  • 耳目众多

    原比喻暗探很多。后泛指人很多。《歧路灯》第五十二回:“谭相公要回去,须从我后门出去。街上耳目众多,怕人看透行藏,便有谣言风波。”《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主谓 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之刺探情报的人很多。形容消息灵通。

  • 逞加奴

    见“清佳努”(2109页)。

  • 癸丑朔,以户部尚书、嗣薛王知柔检校司徒、兼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清海军节度、岭南

    (见《旧唐书•昭宗本纪》、《资治通鉴》卷二六〇)

  • 身名俱灭

    身躯和声誉一齐毁灭。晋.桓玄《与刘牢之书》:“孰若翻然改图,唯理是宅,保其富贵,全其勋业,则身与金石等固,名与天壤俱穷,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宋.洪迈《容斋四笔.王勃文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正谓此耳!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

  • 把撒合

    天兴元年(1232),哀宗弃汴奔归德,授把撒合为外城东面元帅,留守汴京。次年,崔立以城降元,把撒合携家出逃至蔡州,哀宗以撒合故旧,仍授北门都尉。

  • 崔元奖

    唐贝州清河人。武则天时,官至吏部侍郎。武周延载元年,官杭州刺史。

  • 望仙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望仙乡。明初置巡司于此。

  • 皖公山

    即天柱山。

  • 十节度

    官名合称,即“十个节度使”的简称。唐玄宗时,在边防重地设立了十个节度使:西安、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节度使,再加上岭南五府经略,合称十节度。节度使权力很大,掌总军旅,专诛杀,一揽民政财用。节度使封郡王。见《新唐书·百官四下·节度使》和《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参看“节度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