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刻舟求剑》教学参考

《刻舟求剑》教学参考



会员:w8257008 友情提供

刻舟求剑 

【发 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 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 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 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
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郑人买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 释 履:鞋子。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用 法 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生搬硬套、死搬教条 



猜你喜欢

  • 养蒙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后因以“养蒙”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唐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词语养蒙】   汉语词典:养蒙

  • 朱士鼎

    崇祯时,由武进士官巡江都司。张献忠陷城,被俘。骂“贼”被断左右手,未死。缚笔于臂,能写字,练兵如故。 【朱士鼎作品 ==>】 

  • 江充

    汉邯郸人,字次倩。本名齐,因畏罪逃亡,改名充。初,汉武帝召见于犬台宫。以告发赵太子丹起家。取得汉武帝信任后,以巫蛊事,诬谄太子刘据谋反,据举兵斩充,太子亦自杀。见《汉书·江充传》。白居易《思子台有感二首》之二:“但使武皇心似烛,江充不敢作江充。”

  • 陆思孝

    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打柴为业。性至孝。母老病痢,医治无效,想割股肉以进,后得一药剂,即以奉母,其病便愈。 【陆思孝作品 ==>】 

  • 彭纲

    清江(今江西清河西南)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二十一年,因星变上言被贬为永宁知州,后改任汝州知州。凿渠灌溉田地数千亩。再升为云南提学副使。 【介绍】: 明江西清江人,字性仁。成化十一年进士。历兵部员外郎。二十一年,帝因星变求直言,纲上言请诛李孜省、僧晓,被

  • 里许

    里边,内中。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 栋折榱崩

    比喻国家或政权被颠覆。孙中山《护法宣言》: “栋折榱崩,岂能无惧。希……一致通电主张,共谋救国之业。” 参见:○栋折榱坏 并列 栋,房屋的正梁。榱,椽子。正梁断裂,椽子倒塌。比喻国家或政权被颠覆。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公孙侨)将厌(压)焉,敢

  • 钟 (鍾) 寮金场

    北宋置,属上杭县。即今福建上杭县北中寮。北宋天圣二年 (1024) 坑冶大兴,商旅幅辏。天圣五年 (1027) 至南宋乾道三年 (1167) 间上杭县治曾徙此。

  • 则效

    《诗.小雅.鹿鸣》:“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后以“则效”谓效法。《汉书.刘向传》:“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弟,以则效先帝之所行。”【词语则效】   汉语词典:则效

  • 疏不间亲

    《三国志.蜀志.刘封传》:“古人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意谓疏远的人不能离间亲近的人。主谓 疏,关系远的。间,离间。亲,亲属,亲戚。关系不亲密的人不能离间关系亲密的人。语本《管子·五辅》:“夫然,则下不倍上,臣不弑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蔡东藩《两晋演义》:“惊问何因? 冲方与密语道:~,主上已属意河内王,请殿下先机退让,免蹈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