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树不成林

独树不成林

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比喻单个的力量不能成大事。《乐府诗集》卷二十四《紫骝马》题解引《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也作【孤树不成林】。《红旗谱》卷二:“和大家合伙一块办事有多么好,孤树不成林,孤孤零零地一个人,那里能办好了事?”原作【独木不林】。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主谓 比喻势单力薄,不能成大事。《乐府诗集》卷24《紫骝马》题解引《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多用于力量方面。原作“独木不林”。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也作“独木不成林”、“孤树不成林”、“独木不林”。


猜你喜欢

  • 伤风败俗

    参见:伤化败俗 并列 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径。唐韩愈《论佛骨表》:“~,传笑四方,非细事也。”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什么样的打击迫害都好忍受,什么样的屈辱终有澄清之日,唯独那样的男女间的闲话受不了! 那些~的事情。”△贬义

  • 惊慌失措

    惊慌:惊恐慌张。失措:举止失常。恐惧慌乱,不知所措。《三侠五义》二九回:“且说丫鬟奉命温酒,刚然下楼,忽听‘哎哟’一声,转身就跑上楼来,只吓得他张口结舌,惊慌失措。”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五章:“倘若如今破南阳,杀唐王,所获粮饷不多,也不会使崇祯伤筋动骨,

  • 方凤卒,年八十二。

    方凤(1240—1321),一名景山,字韶卿,一字韶父,号岩南老人,婺州浦阳人。与吴思齐、谢翱善,倡答诸诗集为《风雨集》。著有《存雅堂遗稿》五卷。生平见柳贯《方先生墓碣铭并序》、《浦阳人物志》卷下、程敏政《方凤小传》。黄溍《方先生诗集序》:“先生在胜国时,未及仕而运

  • 后梁太祖陈昭仪

    宋州(治今河南商丘)人。少为朱温所娶,后梁建立,位至昭仪,受宠。后度为尼。(一,) 【后梁太祖陈昭仪作品 ==>】 

  • 东门之役

    《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又《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后因以“东门之役”指旧仇。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汪徐相仇》:“〔徐必进〕与汪为桑梓,初处固无香火情,比汪报东门之役,人亦尤其已甚。”偏正 指攻打郑国东门的战役,后指报仇。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卫人从宋公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还,五年,郑人侵宋牧邑,以报东门之役。”明·沈德符《野获编补

  • 汉惠帝

    前210—前188 即刘盈。西汉皇帝。公元前195—前188年在位。高祖子。年六岁,立为太子。生性懦弱,刘邦晚年拟废之,另立赵王如意为太子,以大臣反对而罢。高帝十二年(前195)继位,大权为吕后掌握。因对吕后毒死赵王和残害戚夫人不满,纵情酒色,不理朝政,忧郁病死。 【检索汉

  • 马革还

    同“马革裹尸”。唐薛能《筹笔驿》诗:“葛相终宜马革还,未开天意便开山。”

  • 喇萨

    即拉萨。今西藏拉萨市。

  • 懿德寺

    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延寿坊南门之西。宋敏求 《长安志》 卷10: “本慈门寺,隋开皇六年邢部尚书万安公李圆通所立,(唐) 神龙元年,中宗为懿德太子追福改名,加饰焉。”

  •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曲:使弯曲。突:烟囱。徙:搬走,移开。薪:柴火。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曲的,把灶旁的柴火移开。指提出预防火患的人。焦头烂额:形容头部被火烧伤得很严重。指救火被烧伤的人。 对提出防火建议的人没有感谢的表示,只把救火负伤的人作为贵客来接待。 比喻提出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