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仪所
官署名。明朝于各王府置,隶王府长史司。置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掌陈仪式。
官署名。明朝于各王府置,隶王府长史司。置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掌陈仪式。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 毕卓性狂逸,嗜酒,曾宣扬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浮游)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以“持螯把酒”形容纵情畅饮。元 袁桷《九日书怀》诗:“拄笏看山真我事,持螯把酒为君欢。” 见“把酒持螯”元袁桷《九日书怀》:“拄笏
1777—1841清朝将领。字雪堂。湖南凤凰厅(今凤凰县)人。回族。幼袭父职为千总。嘉庆八年(1803),参与镇压湖南永绥厅苗民反抗,补永绥屯守备。历任湖北黄州(今黄冈县)协都司、提标中军参将、广西平乐协副将,后在湖广任职。道光二十年(1840)擢浙江处州(今丽水县)镇总兵,备御英国侵略军。二十一年二月,收复定海,奉命守县城及海口要隘。八月,抗击英舰对定海竹山门之进犯。连战6天6夜,因众寡悬殊,炮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往来于天河的木筏。唐 宋之问《宴安乐公主宅》诗:“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亦泛指舟船。明 唐顺之《送高行人使琉球》诗:“天王玉册颁三殿,汉使星槎下百蛮。”
【介绍】:张九龄作。此篇当为作者早年离乡游宦旅途中所作。诗写羁旅愁思,感情丰满而又气势宏阔,有绵绵不尽之意。沈德潜评曰:“故乡临韶州之桂水,旅中念及,眇若天河。此种活对,度人无限金针。”(《唐诗别裁集》卷九)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南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5.3万,70%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小平阳街,人口 1650。 因驻地附近为小平原,故名。1952年前属贵县(今贵港市)地。1953年为来宾县十五区,1958年设小平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稻、玉米和甘蔗、花生。有农
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唐 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进退惟咎,投措靡由。” 主谓 进退都很困难而举动也常会受到责备。唐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投措靡由。”△多用于表示人的行动受到限制,处境困难。
明陕西米脂人。崇祯进士。官至御史。崇祯十六年(1643)于湖广降李自成,任兵政府侍郎。次年农民军克北京,任刑政府侍郎。一说任工政府侍郎。另一说拒降起义军,被杀。 【检索李振声 ==>】 古籍全文检索:李振声 全站站内检索:李振声
医学学官名。见“医博士”。
南朝宋时人,刘怀慎族孙。文帝时为庐江太守,刘劭弑文帝,他弃郡归孝武帝,历任徐、青、冀三州刺史。明帝时官至中护军,后被赐死。(,参见《南史》) 【生卒】:?—466【介绍】: 南朝宋宗室。文帝时任庐江太守,孝武帝起兵讨刘劭,道隆弃郡奔投,加龙骧将军。大明中历任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