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三国志·柳世隆传》

《三国志·柳世隆传》


三国志
原文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以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元景为景和帝所杀,世隆以在远得免。
    泰始初,诸州反叛,世隆以门祸由明帝获申,乃据郡起兵。收合万人,奄至襄阳万山,为孔道存所破,众皆奔散,仅以身免,逃藏民间,事平乃出。还为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其义心,发诏擢为太子洗马。
    时世祖为长史,与世隆相遇甚欢。是时朝廷疑惮沈攸之,密为之防,府州器械,皆有素蓄。世祖将下都,刘怀珍白太祖曰:“夏口是兵冲要地,宜得其人。”太祖纳之,与世祖书曰:“汝既入朝,当须文武兼资者,世隆其人也。”升明元年冬,攸之反。攸之乘轻舸从数百人,先大军下住白螺洲,坐胡床以望其军,有自骄色。既至郢,以郢城弱小不足攻,遣人告世隆曰:“被太后令,当暂还都。卿既相与奉国,想得此意。”世隆使人答曰:“东下之师,久承声问。郢城小镇,自守而已。”攸之将去,世隆遣军于西渚挑战,攸之果怒,令诸军登岸烧郭邑,筑长围攻道,顾谓人曰:“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昼夜攻战,世隆随宜拒应,众皆披却。
    世隆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在朝不干世务,垂帘鼓琴,风韵清远,甚获世誉。以疾逊位改授卫将军不拜转左光禄大夫侍中如故九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自《三国志·柳世隆传》)

译文
    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县人。世隆年轻时就有风采气度。伯父名元景,在宋大明年间任尚书令,特别赏识他宠爱他,超过了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向宋孝武帝推荐世隆,得到召见。孝武帝对元景说:“你往年凭虎威的称号治随郡,现在再把这个称号授给世隆。”元景被景和帝杀害,世隆因为在外地得以幸免。 
    泰始初年,各州反叛,世隆因为家族的冤屈靠明帝得到昭雪,就在郡起兵。聚集万人,突然前进到襄阳的万山,被孔道存打败,人都逃散,他一人幸免于难,隐藏在民间,乱事平定了才出来。回朝任尚书仪曹郎,明帝嘉奖他的忠义之心,下诏书提拔他为太子洗马。 
    当时世祖是长史,他与世隆交情很好。这时朝廷怀疑、畏惧沈攸之,秘密进行戒备,府州的武器,平常都有积蓄。世祖将下京都,刘怀珍对太祖说:“夏口是军事重地,应选适当的人镇守。”太祖采纳了这个意见,给世祖写信说:“你已经要进入京都了,就应该选一个兼具文武之才的人,世隆就是这样的人啊。”升明元年冬,沈攸之反叛。沈攸之乘着快船使数百人跟随,先于大军屯驻在白螺洲,坐在胡床上望着自己的军队,面带自得之色。已到郢城,认为郢城力量弱小不值得攻打,派人告诫世隆说:“奉太后命令,要暂时回京都。你既是共同辅国,应想得到这其中的意思。”世隆派人回复说:“东下的大军,早就承蒙你照顾。郢城是个小城,只不过能自保而已。”攸之要离开,世隆派兵到西渚挑战,攸之果然发怒,令众军上岸烧了外城,筑起工事来进攻,他看着身边人说:“凭这样的强大实力来攻城,什么城攻不破!”日夜攻城,世隆随机应变进行抵抗,敌众都败退了。 
    世隆年轻时建立功名,晚年专门以谈论玄理为事。在朝不参与政务,只是垂帘弹琴而已,风度气韵清淡致远,很得世人称誉。因病辞职,改授卫将军,不受,转任左光禄大夫,侍中职务不变。永明九年去世,终年五十岁。

《三国志·柳世隆传》    

猜你喜欢

  • 笋生冬日

    源见“孟宗泣笋”。称扬孝亲至诚动天地。清 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萱爱家乡,种河阳而不茂;笋生冬日,觉梓里之尤甘。” 【检索笋生冬日 ==>】 古籍全文检索:笋生冬日     全站站内检索:笋生冬日

  • 合璧

    源见“珠连璧合”。比喻日月同升。唐杨炯《浑天赋》:“重明合璧,五纬联珠。”前蜀韦庄《〈又玄集〉序》:“云间分合璧之光,海上运摩天之翅。”亦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等结合在一起。《文明小史》六十回:“管夫人的写竹,有赵松雪的题咏;柳如是的画兰,有钱蒙叟的题咏,多是夫妇合璧,这就很不容易呢!”【词语合璧】   汉语词典:合璧

  • 秦昌县

    即泰昌县之讹。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晋书地理志》 及 《南齐书州郡志下》 均作 “秦昌”。

  • 廷尉

    官名。战国秦始置,秦、西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复旧名,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为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主官,遵照皇帝旨意修订法律,汇总全国断狱数,负责诏狱。大臣犯罪,由其直接审理、收狱。又负责审核州郡所谳疑狱,或上报皇帝,有时派

  • 西萍蛮夷司

    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比西坪。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 周家崄镇

    即今陕西子洲县西周家崄镇。清光绪《绥德州志》 卷2 《堡寨》: 周家崄镇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 忠师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为谏师位之一。位在第三。为诸王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中等司等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补衮

    唐代左右补阙之俗称。 【检索补衮 ==>】 古籍全文检索:补衮     全站站内检索:补衮

  • 尚镕

    【介绍】: 清江西南昌人,字乔客。诸生。工诗文,精史学,尝著《三国志辨微》,抑刘知几、苏洵而扬陈寿。遍游湖湘、吴越、岭南,后客河南,历主三山、聚星、崇实书院。卒年五十余。有《史记辨正》、《持雅堂诗文集》。 【尚镕作品 ==>】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圉方鼎(集成02505)、圉甗(集成00935)、圉簋(集成03824)、圉簋(集成03825)、圉卣(又稱圉壺,集成05374),西周早期前段人。某年,周王祓於成周,賜給圉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