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庄镇

王庄镇

(1)在江苏省新沂市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4900。镇以驻地名。古称望儿庄,后演变为王儿庄,简称王庄。1957年建王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稻、玉米、花生等。有石英、磷肥、印刷、酱菜等厂。有公路通市区。(2)在江苏省常熟市西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1600。原名南庄,王姓聚居后改称王庄。1949年为仁和乡,属塘桥区。1950年改称王庄乡,属练塘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王庄乡,1992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生猪、蚕茧等。特产刺绣品、“王庄西瓜”。有电子、仪表、毛纺、服装、化工、机械、建材等厂。公路通周围乡镇。镇东“迎阳桥”为单孔石拱桥,系乾隆年间所建。(3)在安徽省固镇县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 4220。原名欧家集,明末王姓迁此改为王庄。1948年为王庄镇,1951年改为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1992年简马、陈渡二乡并入。产小麦、大豆、甘薯、花生、烟叶、油菜籽等。有建材、农机修配等厂。为县境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西至磨盘张接宿蚌公路。(4)在山东省肥城市西部。面积91.4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2000。据《王氏族谱》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王氏迁此立村,以姓氏名村。1949年为第四区。1958年属演马、王庄二乡。1958年成立王庄公社,1984年改王庄区,1985年为王庄乡,1993年改王庄镇。金线河、项白河、黄泥沟流经。主产小麦、玉米、甘薯。有农机修配、水泥、榨油、食品加工、建筑安装等企业。泰东、王安、王伏公路经此。古迹有固留寺遗址,为“肥城八大景”之一。(5)在河南省滑县西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莫洼,人口 1650。因地处莫庄南洼,故名莫洼。镇因原驻后王庄得名。1958年建王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8年改镇。产小麦、棉花。有铸造、机械、砖瓦、冷冻、编织等厂。新濮、道牛公路经此。古迹有宋沙店城遗址。(6)在河南省新野南部。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 3.1 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360。因王姓居多得名。1975年置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芝麻、豆类等。有民用线、地毯、刺绣、塑料、农具修理等厂。新水公路经此。古迹有汉新都故城。(7)在陕西省澄城县中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庄,人口 3740。1950年设王庄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烤烟、苹果、芝麻。有电力、榨油、农具等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可木卫

    又作可木河卫。明永乐十年(1412)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内都坐大官

    官名。北魏置。多简称为内都大官,并和“中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合称为“三都大官”。掌刑狱,并主司品官。属官有内都下大夫、内都坐令等。任此职者多为宗室诸王,外戚及胡汉重臣,权势很大。祭吊时位在三公及尚书令之上。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 含垢包羞

    同“含垢忍耻”。明 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见“含垢忍辱”。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与世委蛇若此?”

  • 小关

    ①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东南。《明一统志》卷73叠溪所:小关“在所城东五里”。②又称禁峪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去旧潼关十里。《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正月,“庚戌,太祖率骑六千还长安,声言欲保陇右。辛亥,谒帝而潜出军。癸丑旦,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惶惧,依山为阵,未及成列,太祖纵兵击破之,尽俘其众万余人。斩泰,传首长安”。《资治通鉴》卷1

  • 赵宗悌

    【介绍】: 宋宗室,字元发。赵元佐孙。轻财好施。母早逝,得其肖像,奉之如生。终明州观察使。谥孝宪。 【赵宗悌作品 ==>】 

  • 不露锋芒

    露:显露。锋芒:比喻人的才干、锐气。不显露才干或锐气。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隐匿。宋.吕祖谦《杂说》:“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述宾 有意将自己的能力、抱负掩盖起来。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载:“北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曰:能断大事,不拘

  • 郭弘霸

    【介绍】: 名或作霸。唐舒州同安人。仕为宁陵丞。武周天授中应革命举,得召见,自陈往讨徐敬业之志,曰:“臣誓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后悦,授左台监察御史,时号四其御史。好谄媚于上。尝按芳州刺史李思徵,不胜楚毒死,乃精神错乱,屡见思徵索命,援刀自剖

  • 巴牙喇

    亦作拜雅喇,满语音译。清代护军的满语 (1621),进攻辽阳时,以红甲配合败明骑兵,又以诸贝勒白拜雅喇败明步兵。天聪三年(1629),太宗皇太极首次征明都,以每牛录巴牙喇8名从征,2名留守。顺治十七年(1660),满语仍旧,汉名改称护军。

  • 太史叔明

    南朝梁人,祖籍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少善《庄子》、《老子》,兼通《孝经》、《礼记》,尤精于三玄,每讲学,听者常五百余人。累迁至国子助教。邵陵王纶好其学,及为江州、郢州刺史,皆携其同往,所至开馆讲授,传其学。(,参见《南史》) 【生卒】:475—547 【介绍】: 南

  • 样磨

    即“咽面”。 【检索样磨 ==>】 古籍全文检索:样磨     全站站内检索:样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