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各野
明代苗族土官。贵州乌罗答意(今松桃境内)人。苗族。永乐三年(1405),受湖广都指挥谢凤等招谕,与答意等五寨※生苗内附,并刻箭为誓。明廷设答意长官司,以其为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币,并蠲其民租徭。宣德五年(1430),与石鸡娘及煿子坪长官吴毕郎等在铜仁、平头、瓮桥等地聚众起事。总兵官萧授筑24堡,环守其地。七年,加入乌罗苗族首领※吴不尔起义。八年,起义失败,首领先后被杀。
明代苗族土官。贵州乌罗答意(今松桃境内)人。苗族。永乐三年(1405),受湖广都指挥谢凤等招谕,与答意等五寨※生苗内附,并刻箭为誓。明廷设答意长官司,以其为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币,并蠲其民租徭。宣德五年(1430),与石鸡娘及煿子坪长官吴毕郎等在铜仁、平头、瓮桥等地聚众起事。总兵官萧授筑24堡,环守其地。七年,加入乌罗苗族首领※吴不尔起义。八年,起义失败,首领先后被杀。
【生卒】:?—35 【介绍】: 东汉南阳新野人,字君叔。初事刘玄为吏,后归刘秀,任太中大夫。说隗嚣归汉。嚣叛,以中郎将率军袭破之。后入蜀击公孙述,途中为刺客所杀。赠征羌侯,谥节。 【来歙作品 ==>】
据王世贞《弇山堂别集》。
旧区名。1963年由马鞍山市设置。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郊。1979年撤销,分别划入各市辖区。1983年复设。1986年再撤,仍划入各市辖区。
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和路置,属北平布政司。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四年(1371)废。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兴和路改置,治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属北平布政司。辖境小于兴和路。后省。
金置,在今河北隆化县北。《金史地理志》 兴州:承安五年(1200),“改利民寨为利民县”。即此。
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晋书.石苞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宋.曾巩《左右常侍郎制》:“惟尔之博古通今,必能补朕之阙,往祇厥服,岂烦训词。”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自由谈》的投稿者,常有博古通今的人,我以
集镇名。在天津市宝坻区东部。袁罗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20。明永乐时建村,称阎罗庄。后因袁、罗两姓均在此定居,故名。盛产大葱、大蒜、天鹰椒。有针织、服装、童鞋、皮毛、皮革制品等厂。林大公路经此。
在今甘肃张掖市东。一说在今永昌县西。《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南凉嘉平四年 (411),伐北凉,“五道俱进,至番禾苕藋,掠五千余户”。即此。在今甘肃省张掖市东(一说在今甘肃永昌县境)。十六国南凉嘉平四年(411年)秃发傉檀分五路攻北凉,至番和苕藋,即此。
官名。北魏时通称各方投附之少数民族为乌丸,并以各部落人数多少而称其首领为酋长或庶长。其上置南、北二部大人分管。北齐时酋长、庶长各分为领民与不领民两种,每种又各有三级,皆为流内比视官。后领民之“民”字或避唐讳改作“人”。后亦通称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检索酋长
今越南北部河宣省之泸江 (明江) 与锦江合流后之河流,以经宣光县而名。《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宣化府: 宣光江“在府北。源自云南临安府教化长官司流入境,流七百余里以达宣化江。《一统志》: 永乐初,沐晟自云南引兵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