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体
诗歌风格。杜甫自称“少陵野老”,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因称其诗为“少陵体”。杜甫擅长五、七言古诗和律诗,并首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诗,他善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巨大的艺术概括,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因而杜诗有“诗史”之称。他将波澜壮阔的气势和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加之精心考究声韵格律,千锤百炼诗歌语言,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杜工部墓铭序》),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诗人。
诗歌风格。杜甫自称“少陵野老”,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因称其诗为“少陵体”。杜甫擅长五、七言古诗和律诗,并首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诗,他善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巨大的艺术概括,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因而杜诗有“诗史”之称。他将波澜壮阔的气势和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加之精心考究声韵格律,千锤百炼诗歌语言,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杜工部墓铭序》),成为我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诗人。
读音:Gǔlài【综】 系古、赖二姓合成。台湾台北、基隆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烂,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晋时,夏侯玄所倚之柱遭到雷击,他仍然镇定如初。后因用为咏有胆量的典故。唐.李商隐《异俗二首》其一:“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此借“雷破柱”字面,表现当地气象与中原不同,而人们已习以为常。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漢 ⑤劉隆 洛陽 殤 1 延平元年 八月安帝 即位 北匈奴 (25)逢侯 13年 南匈奴 (11)檀 西河美稷 8年 燒當羌 ⑤東號 安定 18年 甘肅 高句麗 ⑥宫 國内城 54年
在今浙江余姚市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茭湖岭 “在县南五十里。山径峭险,亦四明(山) 之别岭也”。
官名。秦置,掌监察一郡政务。《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检索郡监 ==>】 古籍全文检索:郡监 全站站内检索:郡监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897.4.22)在长沙创刊。旬刊。半年后自第二十一册起更名为《湘学报》。参见“湘学报”。 【检索湘学新报 ==>】 古籍全文检索:湘学新报 全站站内检索:湘学新报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五十八里山前乡吴城。占地约4平方公里。1973年发现,1975年以来多次发掘。出土青铜器、石范、陶范、石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一千三百余件,其中刻划在陶瓷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一百五十多个。距今3000—3300年左右。吴城文化堆积分三期:第一期相当于郑州
即今广西东兰县东北隘洞乡。红水河流经其西,故称此段江流为隘洞河。
读音:Élái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