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
书法名。唐代张怀瓘论书法,用笔常以“永”字为例,因为“永”一字而备八种笔法。《书苑精华.永字八法》引唐代李阳冰曰:“菁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逸少: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八法”,即侧(点)、勒(横画)、努(直笔)、趯(钩)、策(仰横)、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书法名。唐代张怀瓘论书法,用笔常以“永”字为例,因为“永”一字而备八种笔法。《书苑精华.永字八法》引唐代李阳冰曰:“菁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逸少: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八法”,即侧(点)、勒(横画)、努(直笔)、趯(钩)、策(仰横)、掠(长撇)、啄(短撇)、磔(捺)。
明都掌蛮置,在今四川省兴文县南建武镇东。形势险要。万历二年(1574年)明军征都掌蛮,进克此寨。
源见“竹马交迎”。借指迎拜的人群。西河,郭伋巡行之地。北周庾信《谢赵王赉马并伞启》:“北部丹帷,更须高卷;西河竹马,即已郊迎。”
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清一统志武昌府》 引《江夏县志》:乌龙泉“峰回路转处,巨石夹道,或立或伏,其水夏凉冬温,甘甚”。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口1.7万。为原乌龙泉镇人民政府驻地。因有两眼乌龙泉水,故名。东临梁子湖
即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闸坡港。明时为防御倭寇要地。
任官制度。明清官员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可酌情升调,称俸满。清制,京官以历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历俸三年为俸满,并以俸满作为等待补缺的选班之一。 【检索俸满 ==>】 古籍全文检索:俸满 全站站内检索:俸满
佛教名词。与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同为佛教大乘有宗(即瑜珈行派)认识学说,合称“四分”。相者,相状之义,指八识每一识体上都有所缘的一面,是认识的对象,包括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变现的色、声、香、味、触一类的感觉对象;以及由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所变
?—前406 战国时中山国国君。约公元前414—前406年在位。中山文公之子。中山属白狄,春秋时称鲜虞。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政治腐败,生活荒淫奢侈,“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吕氏春秋先识》)。前406年为魏文侯所灭。不久,其子桓公复国。 【检索中山武公 ==>
字星卿,景淳子。五岁孤,能构文祭父。万历中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以刚正闻名。 【生卒】:1565—1623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星卿,号达观。瞿景淳子,瞿汝稷弟。五岁而孤,每构文成,辄跪荐父木主前。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以刚直闻。有《皇明臣
①明洪武二年(1369)设,在今广西陆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8陆川县:永宁驿,“《舆程记》: 自永宁而东南, 由回龙、流埇、麻陂、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②明置,在今四川叙永县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永宁驿“在司城北”。③在今四川奉节县西。明正德《夔州府志》卷2:永宁驿“在府城西三里。洪武十一年创,弘治庚申郡守杨公奇重建”。《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
见“钗横鬓乱”。明周履靖《锦笺记传私》:“莫胡缠,~。” 【检索钗横鬓斜 ==>】 古籍全文检索:钗横鬓斜 全站站内检索:钗横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