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板桥镇

小板桥镇

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南部。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板桥,人口1.7万。古代驿道经此,跨河处有木板桥,为别于东北的大板桥,因名小板桥。清置珥琮堡,辛亥革命后置珥琮镇。1950年分属昆明县一、二区,1953年属昆明市五区。1956年为官渡区珥琮乡。1958年属先锋公社,1961年为云溪公社。1984年为小板桥办事处,1988年置镇。地处昆明坝区南部。产稻、小麦、玉米、蚕豆、蔬菜等。有建筑、建材、铸造、食品、竹编等企业。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农贸集市。为滇中重要农贸集市。昆河铁路、昆洛公路经此。有公共汽车通市区。


猜你喜欢

  • 庄票

    清代钱庄发行之本票。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钱庄对自己发行之庄票,应客户要求,进行验付和保付手续,称为“照票”。 【检索庄票 ==>】 古籍全文检索:庄票     全站站内检索:庄票

  • 渭滨区

    在陕西省宝鸡市区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2平方千米。人口37.8万。辖5街道办事处和5镇。以地处渭河之滨得名。区人民政府驻径二路。1971年10月,宝鸡市升为省辖市,由原地辖宝鸡市的渭滨、清姜二区合并设立。有电子工业、桥梁、机械、电气仪表、电冰箱、石油钢管、灯泡等

  • 小屈大申

    谓眼前稍受委屈,而日后大有作为。《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辉也。”亦作“小屈大伸”。《歧路灯》九六回:“闻已中副车,小屈大伸,将来飞腾云路。” 见“小屈大伸”。《三国志蜀书卻正传》:“~,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

  • 郑文焯

    1856—1918 清末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臣,号小坡、叔问,又号冷红词客等,别署大鹤山人。光绪举人,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四十余年。能词,兼善金石、书画、医学。精通音律。其词功力深厚,与王鹏运、况周颐、朱祖谋并称清季四大家。辛亥革命后,侨居关

  • 怀信

    唐僧。九岁出家,住蓝谷。年六十余,撰《释门自镜录》二卷。

  • 平夷所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西郊旧城山。二十三年(1390)升为平夷卫。

  • 唐训方

    【生卒】:?——1877 字义渠。湖南常宁人。道光举人,官教谕。咸丰三年(1853)入湘军,募勇立训字营,先后与太平军、捻军战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各地,历武汉、樊城、太湖诸役,赐号“奇齐叶勒特依巴图鲁”。累官至湖北督粮道、布政使。同治中,任过署安徽巡抚,湖北巡抚,

  • 斗水

    集镇名。在安徽省岳西县东南部。中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780。因田中有泉水,泉口大如斗,故名。产稻、小麦、玉米、甘薯、茶叶、蚕茧、黑木耳等。有烟花工艺、爆竹、金刚石等厂。岳菖公路经此。

  • 德静镇

    隋开皇三年 (583) 改弥浑戍置,属岩绿县。在今陕西榆林市西海流兔河 (哈柳图河) 东岸。大业九年 (613) 升为德静县。

  • 于法开

    东晋人。僧人。十五岁出家,为于法兰弟子,住长安山寺。后南渡江东,居于剡县(今浙江嵊州)石城山寺。为“六家七宗”识含宗创始人。据吉藏《中论疏》载其宗义是:“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强调神为主宰,识为功用,识含于神。哀帝曾召之主讲《放光经》。又妙通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