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典
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也称胥吏。《新唐书·张九龄传》:“又将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九龄执曰:不可。尚书,古纳言,唐家多用旧相……仙客,河湟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
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也称胥吏。《新唐书·张九龄传》:“又将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九龄执曰:不可。尚书,古纳言,唐家多用旧相……仙客,河湟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
仫佬族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喜乐愿。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相邻各县仫佬族聚居区。每3—4年举行一次,各宗族自定日期自行组织,但邻近宗族往往把年份错开。一般均于立冬后择日举行。节期两天两夜。是时,人们杀鸡宰猪,包粽子蒸糯饭,准备各种荤素食品,请道公做道场(依饭道场或地台依饭),以祭祀祖先、依饭公爷及诸神。然后全村会餐,狂饮狂欢,以庆祝当年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仫佬族最独特最盛大的节日
宋果州南充人。宦游中都,久未得归,赋《怀亲》十三篇如《毛诗》体,随表上进,以求补外。朝廷嘉其志,诏岭南远官,皆许迎养。
鼎:古代三足两耳煮东西的器物。形容人声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醒世恒言》卷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主谓 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人声好像鼎里沸
(1)在湖南省湘乡市南部。面积63.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虎庙,人口650。镇以河名。1950年置中沙乡,1962年为中沙公社,1984年置镇。1995年桂花乡并入。主产稻,并产油茶、南竹、药材、蚕茧等。有农机、滑石粉、橡胶等厂及黄金矿。公路通虞塘,与320国道相接。
指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相传始于商朝,汉朝以后,各朝多沿置。太子太傅掌辅导太子德育,太子少傅掌佐太子。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宋史·职官二·东宫官》、《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参看“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条。
述补 非常自如地进行控制、处理。形容强有力地驾御控制。文秉《先拔志始》卷上:“所以太阿下移,而忠贤辈得以~也。”△多用于对人、事的控制。
《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跋胡文定公诗》:“右胡文定公答僧五首,公子侍郎所书以授坟僧妙观,而妙观之所摹刻也。儒释之间,盖有所谓毫厘之差者。读之者能辨之,则庶乎知言矣。乾道乙酉十一月庚午,新安朱熹书。”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建宁崇安人。绍圣四年进士及第
1042—1099 北宋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字安常。出身于医学世家。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其父授以脉诀,以为浅近不足取,即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不久遂能通其说,时出新意,其父为此大惊。尤精于伤寒,精读《灵枢》、《太素》诸秘书。为人治病,十有八九痊愈,救活无数人。研究
一作曷山。即今安徽芜湖市北临江之四褐山。《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 胡注引张舜民 《郴行录》 云: “褐山矶在大信口稍西,南去芜湖县四十余里。”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8: 绍兴二年 (1132) 九月乙丑,“初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以为斥堠”,凡八所,当涂之
五代时上蔡人,字德明。少孤,事母至孝。初事徐知训为军校,知训恣横,彦能每以书切谏。及知训被杀,李昪代吴建南唐,彦能入为环卫。李璟立,迁抚州节度使,颇有治称。卒年六十八。